明清民间宗教中的观音信仰
本文关键词:明清民间宗教中的观音信仰
更多相关文章: 民间宗教 佛教 民间信仰 观音信仰 无生老母
【摘要】:在佛教、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等三种观音信仰中,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研究最为薄弱。为此.本文以民间宗教经卷文献为依据,辩证分析观音信仰与无生老母信仰之间的复杂因缘,对民间宗教中的观音信仰做出梳理与论证。佛教与民间信仰中的观音信仰,对于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产生以及观音信仰与无生老母信仰的互动有着积极影响。元代以降,民问宗教信仰之最高神灵,经历过弥勒、弥陀与无生老母的演变。但其发展并非是单线条的,而是多元的、互动的,观音一无生老母信仰是其中的一条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
【关键词】: 民间宗教 佛教 民间信仰 观音信仰 无生老母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间宗教与社会转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09JJD730003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自佛教传人东土开始,观音信仰就逐渐扎地生根,影响广泛。隋唐以降,民间就有“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说。随着观音由佛教寺庙走向社会,观音信仰也日渐分歧,逐渐形成三种不同的观音信仰,分属佛教、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这些观音信仰的表现形态、内在特质与功用各不相同,以至于其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进;;朱熹宗教观探析[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4 陈文龙;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刘扬;近代辽宁地域社会视野下的寺庙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鹏龙;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玄宗女贵莲(释慧莲);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梁家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门、帮会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10 俞黎媛;福建张圣君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瑜;民间宗教研究之方法论再议──兼评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3期
2 金尚理;民间宗教与中国社会[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金尚理;民间宗教与中国社会(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叶文宪;试论中国古代的民间宗教[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兰世辉;对民间宗教价值的反思——以湖南文江为案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6 濮文起;;民间宗教的活化石——活跃在当代中国某些乡村社会的天地门教[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濮文起;;女性价值的张扬——明清时期民间宗教中的妇女[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5期
8 蒋海怒;;民间宗教:亚哲学和超观念[J];东南学术;2007年02期
9 丁希勤;;论明清民间宗教的本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朱利娜;;中国民间宗教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7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牟钟鉴;;对中国民间宗教要有一个新的认识[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2 马雁;李育全;;民间宗教的乡村化生存、流变与政府控制——以宋明清时期的考察为背景[A];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反邪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禹东;;试论闽南民间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郭志超;;闽客民间宗教差异的历史文化解析[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程舒伟;何妍;;民国时期民间宗教在东北传播的原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朱武雄;;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以妈祖信仰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舜杰;;泉州民间宗教文化探析[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濮文起 作者系天津社科院教授;民间宗教能否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作用[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牟钟鉴;民间宗教的特点与社会功能[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刘泳斯;民间宗教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陈进国;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学术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逊;小说与民间宗教研究三题[N];光明日报;2005年
6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牟钟鉴;对中国民间宗教要有一个新的认识[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牟钟鉴;民间宗教:保持多元通和宗教文化生态的基础[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濮文起;贴近下层情感的民间宗教[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越利;如何对待民间宗教,考验着当今中国人的智慧[N];中国民族报;2011年
10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答晓群;挖掘积极因素 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民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雄峰;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初景波;理性与现代边缘的神yG[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任思亮;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农村民间宗教功能变迁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何妍;民国时期东北民间宗教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邱仡;从南宁市五通庙信仰探索当地民间宗教的发展[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靳昊千;辽宁莲花山圣水寺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陈松青;福建金幢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唐雯;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之中国古代民间宗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清华;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民间宗教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莫艺;广西客家道公群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田雨;世俗的神圣[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可意;上甲族群的“管板”神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8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4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