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或基督徒—杨廷筠的基督教儒学
本文关键词:士大夫或基督徒—杨廷筠的基督教儒学
【摘要】: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会士利玛窦入华传教,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次高峰,也标志着儒教和基督教的正式交流。在利玛窦“补儒易佛”的上层传教路线的努力下,出现了一批儒家基督徒,以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三柱石”最具代表性。其中尤以杨廷筠信仰和皈依基督教的过程最为特殊。 杨廷筠生活在明万历年间,一方面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弊端也显露无疑,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宗教需求也空前迫切。但传统所谓的儒释道三教都面临着教条化、丧失活力因而难以回应社会的问题。而作为一个关注个人心身安顿和生死问题的士大夫,杨廷筠既不屑于充斥着“怪力乱神”的民间宗教,又不满足于儒教简单地论述,因此先是在退居杭州期间皈依佛门,继而在与利玛窦等传教士接触后发现佛教学说的欠缺和真实性问题后,转而皈依基督教。 在皈依基督教的过程中,许多矛盾令杨廷筠左右为难:儒教伦理和基督教教义的冲突,基督教的个人信仰与儒家文化、儒家士大夫的公共身份的矛盾。杨廷筠休妾皈依,在“天主”和“妾”之间选择了“天主”,并且为了调和私人信仰和公共身份,杨廷筠以儒家为本位,引用基督教的理论补足儒学在宗教方面的不足,即“以耶补儒”。由于其明确的儒家立场,也将他的理论称之为明末清初语境下的基督教“新儒学”。本文试图以他及他的“新儒学”为个案探讨儒教和基督教如何汇通,以及长期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的士大夫在面对不同文化的冲击时如何自处,及身份认同等问题。
【关键词】:儒教 基督教 信仰 身份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7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4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9-12
- 三、研究内容提要12-14
- 第一章 明末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情况14-23
- 一、万历年间社会状况14-19
- (一) 乱象已形的社会政治14-16
- (二) 作为社会风气主导力量的儒家16-17
- (三) 佛教和道教在明末的状况17-19
- 二、基督教的传播情况19-21
- (一) 耶稣会来华传播历史背景及状况19-20
- (二)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20-21
- 三、小结21-23
- 第二章 杨廷筠向基督教徒的转变23-36
- 一、杨廷筠信仰佛教24-29
- (一) 杨廷筠信仰佛教的过程和原因24-27
- (二) 对佛教的批评转而信仰基督教27-29
- 二、杨廷筠皈依基督教29-35
- (一) 杨廷筠入教的特殊途径29-31
- (二) 杨廷筠皈依基督教的过程和原因31-35
- 三、小结35-36
- 第三章 “以耶补儒”——杨廷筠的“新儒学”(上)36-46
- 一、为何“以耶补儒”37-39
- (一) 儒教“缺陷”的由来37-38
- (二) “新儒学”建构的理论需要38-39
- (三) 杨廷筠与利玛窦补儒的区别39
- 二、天主创造百神万物39-46
- (一) 天主造物的宏观宇宙论39-40
- (二) 天主造物的世界构成论40-42
- (三) 重建儒家神灵体系42-46
- 第四章 “以耶补儒”——杨廷筠的“新儒学”(下)46-53
- 一、人性论46-47
- 二、天堂地狱47-51
- (一) 天堂地狱层次划分47-48
- (二) 天堂地狱的居住者——灵魂48-50
- (三) 人与天主的对话——祭祀50-51
- 三、小结51-53
- 第五章 杨廷筠对儒教和基督教的平衡53-59
- 一、杨廷筠对私人信仰的认同54-57
- (一) 士大夫对基督教认识的不同途径和程度54-55
- (二) 杨廷筠对基督教的接受程度55-57
- 二、杨廷筠对公共身份的认同57-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庆军;;论杨廷筠思想之矛盾性[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2 张晓林;;儒耶互动的诠释[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3 张晓林;杨廷筠与儒家道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晓林;;四大耶? 五行耶? 四行耶?——杨廷筠辨儒释耶元素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W·J·裴德生;朱鸿林;;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成为天主教徒试释[J];明史研究论丛;1991年02期
6 林乐昌;;明末儒家基督徒的天观重构及其意义[J];人文杂志;2010年02期
7 张永刚;;明中后期天主教士中国交游考[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许苏民;;明清之际哲人与基督教的人性论对话——兼论对话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J];学术研究;2010年08期
9 贾庆军;;杨廷筠入教的原因和过程[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林坚;;明末天主教儒者杨廷筠[J];中国天主教;199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燕;儒学与“天学”张力中的徐光启[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业业;明末清初基督教生死观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丽;李之藻西学历程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5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6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