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两种“不得已”之辩

发布时间:2017-09-20 22:35

  本文关键词:两种“不得已”之辩


  更多相关文章: 杨光先 利类思 “天”与“徒斯” “人子”与“贼子” 罪人与圣人


【摘要】:明末清初天主教入华传教,因而引发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目前,已有众多著作从多个角度讨论这场中西文化的相遇,而本文选取这场纷繁复杂的相遇中的一个小点为重心,即康熙四年(1665)杨光先的《不得已》和利类思《不得已辩》之间的辩驳。《不得已》是杨氏批判西洋历法,攻击天主教的一个言论集。该书汇集了其不同时期的二十一篇文章,其中正文篇目最早撰于顺治十六年(1659)如《辟邪论》等;最晚作于康熙四年(1665),如《叩阍辞疏》等。同年(1665),传教士利类思著《不得已辩》进行护教,对杨光先的非难予以反驳。其实杨氏的反教与利类思的护教都是出于各自的“不得已”使命。 两种各具渊源的“不得已”意指维护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不得已”使命同天主教传教的“不得已”使命。天主教会内源自保禄的“不得已”,因着传教士入华而与儒家思想中源自孟子的“不得已”相遇。两种“不得已”的相遇不但产生过激烈辩论,也提供了交流对话的机会。二者既有某些方面的契合,也有着难以调和甚至决不妥协的争执。本文先对两种“不得已”的来源、传承及二者的相遇作出交待;再集中审视由两种“不得已”所引起的,《不得已》和《不得已辩》之间的辩论,,以期从中探究到天主教文化和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杨光先 利类思 “天”与“徒斯” “人子”与“贼子” 罪人与圣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79;G0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文献综述7-10
  • 第一章 两种“不得已”之源起10-14
  • 第一节 源自孟子的“不得已”10-12
  • 第二节 源自保禄的“不得已”12-14
  • 第二章 两种“不得已”的相遇14-22
  • 第一节 耶稣会明末入华传教14-16
  • 第二节 利玛窦规矩16-19
  • 第三节 杨光先掀起教难19-22
  • 第三章 两种“不得已”之辩22-49
  • 第一节“天”与“徒斯”之辩23-33
  • 一、有形之天与无形之天23-28
  • 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还是天主至上28-33
  • 第二节 人子与贼子之辩33-42
  • 一、神人之分33-38
  • 二、华夷之别38-42
  • 第三节 罪人与圣人之辩42-49
  • 一、何谓罪人42-44
  • 二、何谓圣人44-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天纲;徐光启与明代天主教[J];史林;1988年02期

2 钟鸣旦;刘贤;;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J];清史研究;2006年04期

3 孙尚扬;利玛窦对佛教的批判及其对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4期

4 孙尚扬;从利玛窦对儒学的批判看儒耶之别[J];哲学研究;1991年09期



本文编号:890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90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