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
发布时间:2017-09-26 03:38
本文关键词: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
【摘要】: 本学位论文以“明清时期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为研究对象。长达三个半世纪(1552-1911)的教会教育发展史,以明清政府对基督教的不同政策和态度为主要依据,,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即“容教”阶段(1552-1806,以明清之际澳门的天主教教育为主),“禁教”阶段(1807-1842,以嘉道年间的新教教育为主),“护教”阶段(1842-1911,以鸦片战争后条约制度下的粤港澳天主教、新教教育为主)。 学术界对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的研究,一向比较薄弱,对明清之际天主教教育的专题研究尤为缺乏。笔者旨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探讨,弄清自晚明以降直至1911年,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在粤港澳的布道、办学活动对三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中西关系所产生的独特影响。 明清之际的天主教教会教育是基督教第三次在华传播的产物。传教士在澳门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和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以及培训中国传教士的基地圣若瑟修院。“禁教”政策和“护教”政策下的教会教育,是19世纪以降基督教第四次在华传播的产物。嘉道年间的新教教会教育,囿于清朝的“禁教”政策只能在南洋华侨社区及穗澳兴办,但已呈现出从中国本土外围推进至穗澳再至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态势。鸦片战争后教会教育的兴办,受到了清朝对基督教被迫采取“驰禁”和“护教”政策的影响,具体而言,广东的新教教育影响较大,澳门的天主教教育持续发展,香港则是天主教、新教教育比翼齐飞。经过几个世纪的布道、办学和其他宣教活动,基督教业已深深植根于粤港澳社会,对这一地区的思想文化教育活动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至深且巨的影响。
【关键词】:明清 粤港澳 基督教 教会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979.2;G529.49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英文摘要9-10
- 第一章 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10-34
- 第一节 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述评10-25
- 一、 研究对象10-12
- 二、 阶段划分及主要依据12-16
- 三、 研究概况16-24
- 四、 研究方法24-25
- 第二节 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的五种范式25-34
- 一、 “文化侵略论”25-29
- 二、 “文化帝国主义论”29-30
- 三、 “近(现)代化论”30-31
- 四、 “文化渗透与文化传播论”31-32
- 五、 “普遍主义论”32-34
- 第二章 明清之际早期天主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806)34-70
- 第一节 天主教三次在华传播时兴办的教会教育34-38
- 一、 缘起:对明清之际天主教教会教育研究的遗漏34-35
- 二、 唐、元朝兴办教会教育的最早记录35-36
- 三、 明清之际天主教教会教育的创办36-38
- 第二节 明清之际早期天主教教会教育创办的宏观背景38-43
- 一、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拓展了天主教传播的空间38-39
- 二、 葡萄牙商人、传教士东来与澳门开埠39-40
- 三、 耶稣会对教育的重视40-41
- 四、 范礼安的作用及采取适应中国传教的策略41-43
- 第三节 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澳门圣保禄学院43-60
- 一、 办学动机43-44
- 二、 创办始末44-48
- 三、 耶稣会将西方高等教育体制移植到澳门48-56
- (一) 学院的办学体制49
- (二) 课程设置与特点49-50
- (三) 师资50-54
- (四) 生源54-56
- 四、 圣保禄学院是否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辨析56-58
- 五、 历史地位及其影响58-60
- 第四节 中国传教士的培训基地--澳门圣若瑟修院60-70
- 一、 办学动机60
- 二、 创办始末60-63
- 三、 师资、生源和办学情况63-67
- (一) 师资和修院院长63-65
- (二) 生源65-66
- (三) 办学情况66-67
- 四、 评价67-70
- 第三章 “禁教”政策下的早期基督教新教教会教育研究(1807-1842)70-104
- 第一节 嘉道年间新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与新教教会教育的兴办70-79
- 一、 基督教新教的产生及各派别70-72
- (一) 宗教改革运动70-71
- (二) 新教主要派别71-72
- 二、 嘉道年间新教在华的早期传播72-73
- 三、 “禁教”政策和早期新教教会教育的兴办73-79
- (一) 清朝的“禁教”政策73-75
- (二) 嘉道年间兴办的新教教会教育75-79
- 第二节 本土之外:“禁教”政策下的英华书院79-91
- 一、 创校南洋缘由79-80
- 二、 创办背景80-83
- (一) 新教对教育事业的重视80-81
- (二) 马礼逊、米怜与“恒河外方传教会”81-82
- (三) 马礼逊的独特作用82-83
- 三、 创校始末83-84
- 四、 书院的院长84
- 五、 经费与校舍建筑84-85
- 六、 书院的师资85-86
- 七、 书院的课程体系86
- 八、 生源与毕业生86-88
- 九、 对中国本土社会的积极影响88-91
- 第三节 开拓本土:“禁教”政策解冻前后的马礼逊学校91-104
- 一、 创办背景91-95
- (一) 新教在华的进一步传播91-92
- (二) 马礼逊教育会的成立92-93
- (三) 马礼逊教育会积极筹办马礼逊学校93-95
- 二、 创办始末95-96
- (一) 创校澳门95-96
- (二) 迁校香港96
- 三、 布朗校长与马礼逊学校96-97
- 四、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97-100
- 五、 生源与师资100-102
- 六、 开拓本土的积极作用102-104
- 第四章 条约制度下的晚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842-1911)104-144
- 第一节 晚清粤港澳教会教育创办的历史背景104-110
- 一、 鸦片战争后中西关系的重大转变104-105
- 二、 晚清粤港澳传统教育的演变105-107
- (一) 晚清广东的传统教育105-106
- (二) 晚清香港的传统教育106-107
- (三) 晚清澳门的传统教育107
- 三、 条约制度下的传教形势107-110
- 第二节 晚清广东的教会教育及其特点110-123
- 一、 “驰禁”政策初期的广东教会教育110-112
-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广东教会教育112-120
- 三、 四个特点120-123
- 第三节 晚清香港的教会教育及其评价123-136
- 一、 缘起123
- 二、 晚清香港教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123-130
- (一) 概况123-128
- (二) 宗教教育阶段128-129
- (三) 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并重阶段129-130
- 三、 高主教与教主书院130-132
- 四、 结论132-136
- 第四节 晚清澳门的教会教育及其特点136-144
- 一、 澳门开埠后源远流长的教会教育传统136-137
- 二、 晚清澳门教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137-141
- 三、 特点141-144
- 第五章 结语144-150
- 一、 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发展的纵向比较144-147
- 二、 基督教教会教育与明清粤港澳社会147-150
- 附录一150-166
- 一、 天主教各修会明清时期首抵粤港澳传教活动简表(1552-1911)150-156
- 二、 基督教新教各差会明清时期首抵粤港澳传教活动简表(1807-1911)156-166
- 附录二166-174
- 一、 主要参考资料166-168
- 二、 主要参考论著168-174
- 附录三174-17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著一览表174-176
- 后记176-17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新华;;早期教会学校与晚清西学东渐——以“马礼逊学堂”为个案[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光霞;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明霞;近代福建基督教中学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吕源;近代广州基督教神学教育研究(1860—1945年)[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1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2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