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水文化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传统风水文化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 风水文化 天人合一 颐和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摘要】:针对风水文化的神秘性,本文在论述形势派和理气派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风水文化对中国造园论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为体现天命观的思想,极力追求形势派坐北向南的四象模式,在理气派的运用上严格按照术数的生克制化来布局建筑。现代园林剔出古代造园论中的唯心思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在形势派上除了按照坐北向南的四象模式修建外,只需一个围合的空间即可;在理气派的运用上除了遵循传统的方法外,还融入了现代文化和科技成果。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北京商务印书馆科技室;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水文化 天人合一 颐和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基金】: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研究课题:产学研一体化组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号:MLA-1OO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TU986.2;B992.4
【正文快照】: 风水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出唐代中后期的《葬书》〔1〕。它是指在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人们为了从事生产活动和防守安全的需要,通过考察地形、生态等自然环境,以选择能受到神灵和祖先佑护的基址而修建家园的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其内容包括形势派和理气派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2 于希贤;《周易》象数与元大都规划布局[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02期
3 万艳华;我国古代园林的风水情结[J];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03期
4 孟兆祯;;山水城市——山水品格,中国特色[J];广东园林;2011年06期
5 孟兆祯;师法自然 天人合一——论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J];建设科技;2003年01期
6 刘沛林;风水模式的地理学评价[J];人文地理;1996年01期
7 颜廷真;;凌云山是中国风水文化的代表[J];中国西部;2012年2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周波;陈岚;;里坊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解析——以唐长安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呼海艳;弓弼;何红芸;周文强;;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3 李小波,袁霜凌;奥运行动计划与北京古城旅游景观[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4 牛锦红;;回顾与展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5 李小波;延续历史剖面 寻求共生空间——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文化理念[J];城市问题;2001年05期
6 李小波;古都形制及其规划思想流变[J];城市问题;2002年03期
7 孙峰华;;基于易学与堪舆学的人地关系和谐论思辨[J];地理学报;2012年02期
8 颜廷真;陈喜波;曹小曙;;略论西夏兴庆府城规划布局对中原风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2期
9 王婧;王莉;;文化名城银川古典园林发展特征探析[J];广东园林;2010年03期
10 梁玉华;我国传统村寨的选址布局——风水观中的环境生态学透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居伟忠;;具象的哲学思想:宇宙图式的建筑[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牛锦红;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涂敏华;历代都邑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姜东成;元大都城市形态与建筑群基址规模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张传烈;建国以来城市管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继东;中西文化影响下的越南阮朝都城顺化研究(1802-1885)[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超峗;风水理论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运用[D];江南大学;2010年
2 史利莎;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理想风水模式的藏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周丽;昆明地区地域性植物景观特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谷海燕;海岛生态墓地建设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与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莉;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D];天津大学;2010年
6 倪明;历史园林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刘常秀;住宅建筑风水文化的生态学解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吴帆;岳麓书院园林造园意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康京京;风水理念中的空间传播思想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J];建筑学报;1987年10期
2 傅熹年;;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文物;1973年07期
3 秦建明;张在明;杨政;;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J];文物;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涧;传统风水文化与居室的关系[J];广东建筑装饰;2005年01期
2 马媛媛;风水文化与“生态环境建筑学”[J];楼市;2005年14期
3 曾经民,李佳福;风水文化与泉州建筑[J];福建建筑;1995年01期
4 褚良才;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风水文化探源[J];楼市;2005年18期
5 褚良才;;户型风水文化评点——房间各功能的调整与加强[J];楼市;2006年18期
6 褚良才;;卧室的风水文化应用——平、安、宁、静(下)[J];楼市;2007年Z2期
7 黄燕鹏;风水文化与现代建筑[J];中外建筑;1999年03期
8 ;建筑风水文化栏目邀请函[J];城市住宅;2009年07期
9 马媛媛;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水解读[J];楼市;2005年16期
10 褚良才;;别墅户型风水文化点评——风格与实用的和谐[J];楼市;2006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颜廷真;李小波;;风水文化在现代旅游规划中的运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靖;赵媛媛;;浅析中国风水文化与现代建筑生态学之关联[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秦德颇;;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4 段友文;;南蛮盗宝型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邢成举;;文化网络与乡村治理的世纪反思——从一起风水事件谈起[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沈仲亮;风水“申遗”,,风生水起之后[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刘东雳;风水文化与人居环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刘东雳;风水文化与人居环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刘东雳;风水文化与人居环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贾春;南充风水文化将亮相世博会[N];南充日报;2010年
6 刘东雳;风水文化与人居环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东方 特约记者 晋文;“何仙姑”进京讲“风水”[N];四川科技报;2010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曾露;风水文化:继续沉沦还是断臂求生[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记者 张虎林 特约记者 范观澜;学会营造舒适人居小环境[N];泰州日报;2010年
10 张晓东 王浩;天宫院补建 古城再添新景[N];南充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飞;福建省乡村人居林结构特征与构建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张建忠;中国帝陵文化价值挖掘及旅游利用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刘常秀;住宅建筑风水文化的生态学解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顾文龙;当代风水文化变迁浅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4 孙玉环;风水文化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5 杨琼;基于风水文化地形适配与修复的规划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吴红娟;转型时期风水现象盛行的社会学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辉武;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家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钰粮;“风水文化”在家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亮;风水文化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10 冯露寒;《风水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第一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3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3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