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伊斯兰大学对欧洲大学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中世纪的伊斯兰大学对欧洲大学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伊斯兰世界 欧洲大学 宗教学校 中世纪欧洲 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文化 欧洲高等教育 伊斯兰宗教 圣训学 课程设置
【摘要】: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源于中世纪的西欧,但学者们认为:"中世纪欧洲学习机构的名称和发展都是穆斯林学校的仿制品,伊斯兰宗教学校是欧洲学习机构的原型,被教皇和王室授权后成为欧洲大学。"[1]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伊斯兰大学的影响和推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一、世界最早的大学—伊斯兰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阿拉伯人的基础教育主要在特定季节里进行,而且没有固定场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关键词】: 伊斯兰世界;欧洲大学;宗教学校;中世纪欧洲;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化;欧洲高等教育;伊斯兰宗教;圣训学;课程设置;
【分类号】:B968
【正文快照】: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源于中世纪的西欧,学校有专门的捐赠基金来支付包括教师工资、但学者们认为:“中世纪欧洲学习机构的名称从事建筑维护等。教学内容虽仍以宗教为主,和发展都是穆斯林学校的仿制品,伊斯兰宗教但也涵盖了法律、医学和天文学,并出现了藏学校是欧洲学习机构的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河燕;;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学义;;爱资哈尔大学教育和学术功能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2期
2 马和斌;;清真寺文化与穆斯林核心价值观之形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3 刘建军;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4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5 朱建亮;;论图书馆基本精神[J];图书与情报;2010年03期
6 范继忠;;科学分析方法在近代报纸文本中的传播——以20世纪初的京津报纸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张志强;;浅论牛顿新定律的建设性与破坏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王力;;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哲学含义及其影响[J];沧桑;2011年01期
9 徐继英;;历史哲学与文化诗学——对现代历史哲学叙事模式的文化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马永军;;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及其精神内核[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天使与魔鬼》: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刘晓青;;有限论视域下宇宙图景的转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改珍;;沟通科学与人文的研究进路及潜在行动者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刘益宇;;两种信仰系统的“和而不同”——科学与宗教交融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焦郑珊;;小数字中的无限可能——“0”的产生及其作用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吴东好;;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王洋;;李时珍、林奈在动植物分类上的比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张伟伟;马宏伟;;谈谈力学研究生如何进行科研活动的体会[A];科学殿堂的力学之光——第五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9 张来仪;;扎吉德:俄国穆斯林民族的教育改革[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李飞;;城市空间秩序规范化的设计手法探寻——以广州东部(新塘)国际商务城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忠杰;《古兰经》注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5 管晓霞;我国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7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8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洪武;技与道—中国传统技术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梁海;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技术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丽妹;山寨文化与技术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吴晓东;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周文娟;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学科交叉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李薇;试论欧洲启蒙运动中的“科学创新”概念[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培源;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看“道”与“技”的辩证关系[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朝晖;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危机与重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克家;和谐之美——伊斯兰美学简议[J];中国宗教;2003年08期
2 袁澍;独具特色的伊斯兰传统教育思想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敬军;试论伊斯兰哲学的“两世”思想[J];中国穆斯林;2003年06期
4 钱雪梅;对伊斯兰复兴的一种认识[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1期
5 滕晓铂;伊斯兰装饰图形研究[J];装饰;2004年03期
6 杨恕,续建宜;试论伊斯兰世界非政府宗教政治组织[J];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7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8 张蓓贝;伊斯兰装饰风格形成浅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黑保旭;进入数字生活时代的伊斯兰[J];中国穆斯林;2005年05期
10 穆罕默德·布推 ,马明贤 ,李青;面对西方中心论的伊斯兰人文精神[J];中国穆斯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於菟;;伊斯兰的智慧观与审美意识[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2 肖宪;;论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贾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谈谈陈埭和百奇两地祠堂[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丁克家;;试论伊斯兰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穆斯林艺术观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游斌;;多元一体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评蔡德贵主编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6 季芳桐;;刘智伊斯兰饮食理论初探[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7 姚继德;王根明;;刘智《天方性理》采辑经书文献考[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8 何伟业;;清真食品:社会资本、全球风险社会与跨国穆斯林社群[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9 张怀印;;尼日利亚伊斯兰刑法述评——从阿米娜“石刑”案谈起[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10 周燮藩;;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东;伊斯兰世界对数学的重要贡献[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钟穆;感受开罗伊斯兰传统文化的气息[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子岩;伊斯兰极端主义是怎么“发达”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4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传统研究基金会主席 赛义德·侯赛因·纳瑟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杜维明 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彼得·乔希姆·卡赞斯坦;对21世纪人类困境的回应[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唐见端;突尼斯选举释放三重信号[N];文汇报;2011年
6 早报记者 张U,
本文编号:942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4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