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与九宫:一个印度思想中国化的例案
本文关键词:一行与九宫:一个印度思想中国化的例案
【摘要】:唐代密教大师僧一行(673-727)借助中国宇宙观思维模型"九宫"重新定义一种源于印度的曼荼罗(即"白檀曼荼罗")。这是一个佛教理念与实践在传入中国后,尤其是通过译经传入后如何被中国化的例案。应该说,一行对于"白檀曼荼罗"的重构受到了"九宫"("洛书")模式的启发。鉴于"白檀曼荼罗"乃是"金刚曼荼罗"的先声,这个结论如果成立,当可为揭示后者的渊源另辟蹊径。
【作者单位】: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
【关键词】: 一行 九宫 密宗 曼荼罗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在最近出版的关于日本天台宗形成的拙作中,笔者已探讨过唐代重要的僧侣科学家一行(673-727)如何运用中国传统基本思维模式——“五行”来重新阐释一些密宗奥义,特别是《大日经》中所述密宗观法“五字严身观”。《大日经》乃密宗主要经典之一,由一行助其印度师父善无畏(637-7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泽泓;唐代佛教密宗入粤及文物考述[J];学术研究;2002年05期
2 张锡禄;佛教密宗对白族社会思想心理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胡锐,王永会;《大理白族佛教密宗》评介[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1期
4 纵瑞彬;西藏密宗仪式与造像艺术的建构方式[J];西藏研究;2004年01期
5 季羡林;;龟兹之密宗[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郭相颖;宝顶山摩崖造像是完备而有特色的佛教密宗道场[J];四川文物;1986年S1期
7 格桑玉珍;;评《西藏佛教密宗艺术》[J];西藏研究;1988年01期
8 石世梁;;佛教密宗释论(一)[J];西藏研究;1988年03期
9 廖泽渊;;密宗气功杂谈[J];法音;1988年04期
10 石世梁;;佛教密宗释论(三)[J];西藏研究;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悦义;《密宗甘露精要·传世大藏经秘密部》流通面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记者 顾瑞珍;佛学文化工程《密宗甘露精要·传世大藏经秘密部》面世[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包松娅;《密宗甘露精要·传世大藏经秘密部》出版座谈会暨捐赠仪式在京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魏武;佛教典籍《密宗甘露精要·传世大藏经秘密部》编纂完毕[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杨春;“妙音天籁”佛像专场落槌[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周玉茹;密宗祖庭大兴善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云南的塔、幢艺术(一)[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8 陶禅;宣德青花梵文盖罐浅析[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阿玛蒂亚·森;通向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朱家凤;南诏与白族文化的解读人[N];云南政协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巴特尔;密宗“曼荼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刘作燕;佛教文化的价值及旅游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娜;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4 刘晓梅;当代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D];四川大学;2006年
5 马敏;九世班禅内地活动与分期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942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4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