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中国狱神庙现象中的法律与宗教关系略论

发布时间:2017-10-01 02:08

  本文关键词:中国狱神庙现象中的法律与宗教关系略论


  更多相关文章: 狱神庙 狱神 宗教 法律


【摘要】:法律与宗教的关系,是宗教学、法学领域不可回避的命题,但以往的相关研究忽略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狱神庙现象的存在及其学术价值。为此,以狱神庙为案例,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着手对其进行探讨,不仅必要,而且颇有意义。在以"神道设教"为特征的传统中国政教体系中,作为具有同构性质的社会控制形式的宗教与法律之间,不仅是一种相嵌互动的一体化关系,而且在维护世俗政治、神圣权威以及社会道德秩序的目的上,两者经常进行共谋协作,并从相互支持中获得互惠。同时,狱神庙现象的普遍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折射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教特征。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
【关键词】狱神庙 狱神 宗教 法律
【分类号】:B920
【正文快照】: 作为社会控制形式,宗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在法学领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样,在宗教社会学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所以,关于宗教与法律的关系,从各种不同的研究视角,学界有很多的论述。但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狱神庙以及狱神信仰,作为一个具有启发性意义的研究题材和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建智;狱神庙闻录[J];读书;1998年07期

2 吴世昌;《红楼梦》后半部的“狱神庙”[J];红楼梦学刊;1982年03期

3 胡晨;关于“狱神庙”的性质——读《红楼梦》札记[J];红楼梦学刊;1989年03期

4 吴晓龙;“狱神庙”脂评新探[J];红楼梦学刊;2005年04期

5 朱志远;;论脂评之“狱神庙”是平凡庙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狱神庙”研究回顾及质疑[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吴晓龙;《红楼梦》脂评“狱神庙”新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金波;“狱神庙”辨——并向吴世昌、孙逊同志请教[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刘心武;;见识狱神庙[J];青年文学;2007年02期

9 张建智;中国狱神庙探佚[J];寻根;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羌族火葬习俗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方潇;;法律与信仰:天学视野的古今之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王亚军;宋佳;;论徽商的“好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龙开祥;;“严打”刑事政策的法理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宁;;权力话语下的女性启蒙——以“文革”三部“革命样板戏”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石茂生;吴礼宁;;论法治建设中的信仰危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朱凌飞;丁桂芳;;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民族文化——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廖柏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8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帆;;从许霆案看法律推理和衡平法制度[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10 王喜国;;透析精神家园应把握的四个维度[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世昌;《红楼梦》后半部的“狱神庙”[J];红楼梦学刊;1982年03期

2 胡晨;关于“狱神庙”的性质——读《红楼梦》札记[J];红楼梦学刊;1989年03期

3 吴晓龙;“狱神庙”脂评新探[J];红楼梦学刊;2005年04期

4 李金波;“狱神庙”辨——并向吴世昌、孙逊同志请教[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大同;论道德秩序[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6期

2 周怀红;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的道德秩序建设[J];学术论坛;2005年09期

3 杨海征;;论社会发展不平衡与道德秩序[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周怀红;徐兆东;;道德秩序: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J];学术论坛;2007年06期

5 胡冰;;道德秩序的内涵与特征探究[J];职大学报;2009年02期

6 毛郭平;;悲剧与秩序[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7 王秀华;一个道德秩序理论的模型——《道德秩序—人类境况导论》编译[J];道德与文明;1992年05期

8 白万平;市场经济的道德博弈与道德秩序[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冯华;加快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J];山东经济;2000年03期

10 冯华;论文化创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映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雷国旗;郭晋;;市场经济与道德秩序[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欧丽莉;;我校学生道德秩序失衡问题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苏令银;;制度安排: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视域[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啸;青春美色原是一场梦[N];山西日报;2004年

2 吴晓波;寻找企业失败基因[N];中国经营报;2001年

3 杨雪冬;价值、责任和勇气:重建道德秩序的担当[N];学习时报;2007年

4 媒体人 柳五;见死不救是我们社会的羞辱[N];东莞日报;2010年

5 本报时事观察员 肖隆福;唤醒良知 迅速重建道德秩序[N];东莞日报;2011年

6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王秋;儒家以道德秩序奠基政治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本报评论员;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N];丹东日报;2006年

8 张蕾;国学精华应走进中小学教育[N];农民日报;2007年

9 铁凝;《笨花》与我[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善良恰如其分是一种境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新亮;江南士绅与晚明道德秩序之重建[D];苏州大学;2009年

2 甘霈;基于城市社会道德秩序视角的知识社会组织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沈育德;从网络社会看道德秩序的构建[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1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51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