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神话、图像流变与所蕴含的农业文化现象
本文关键词:伏羲女娲神话、图像流变与所蕴含的农业文化现象
【摘要】:伏羲、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早且具有浓厚"农神"色彩的两位创世大神。伏羲、女娲神话的原始形态初见于战国时期,成形于西汉。他们的图像产生于战国时期,定型于西汉,于东汉时期标准化,魏晋以后趋于人格化。在此流变过程中,以农神信仰盛衰为线索的农业文化现象贯穿其中。因此,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可以对早期农业与社会、政治、宗教信仰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 伏羲 女娲 神话 图象流变 农业文化
【基金】: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3WL10)
【分类号】:B932
【正文快照】: 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在其远古史上存有许多英雄帝王的传说,他们或多或少都具有“农神”色彩。其中,“三皇五帝”的传说家喻户晓,而“三皇”早于“五帝”。“三皇”以“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的说法最常见。在传说中伏羲是原始畜牧业的肇始者,女娲是原始农业水利的创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峻;;汉代墓室艺术品反映的汉代农耕文明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克诚;;龙化传说探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2 张崇富;;中韩始祖神话解读——一个族群认同理论的视角[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3 易小松;月亮神话的文化之谜[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吴妍;;神话叙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范玉;;神话与鲁迅的精神向导[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吕微;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郑先兴;;论汉代的伏羲女娲信仰(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李淑清;;民国时期的神话学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徐杰舜;;文化基因:五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汤春华;;论中国神话两性关系的演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杰舜;;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2 佟德富;;神话宇宙时空观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3 佟德富;;少数民族神话宇宙观初探[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继富:百年来中国民间故事的集录[A];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文安;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洽;《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间文学资源[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韩雷;神话批评论[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纲;图腾崇拜对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文化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敏;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徐非;《山海经》神话分类及其文化意蕴探析[D];延边大学;2011年
4 张启彬;仙化之境[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5 黄绍坚;神话-愿型批评理论之应用:以唐代小说与中国古代人鬼神仙观为例[D];厦门大学;2001年
6 陆正兰;二十世纪诗歌中母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变迁[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范玉;遥远的回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唐英;《天问》神话与传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李川;《山海经》神话记录系统性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沈楠;共工及其文献资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海琴;;浙江农业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寻——基于国内外成功模式的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2 金以俊;;农业文化资源的创意利用[J];上海商业;2013年01期
3 ;《中国农业文化》出版[J];农业考古;1992年03期
4 王雁南;;浅析农业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展望[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9期
5 中共绍兴县委党校课题组;张国建;俞鸿;;发达地区农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绍兴县为例[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02期
6 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1期
7 胡火金;;循环观与农业文化[J];中州学刊;2011年06期
8 王红英;;浅谈北京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6期
9 范小强;马宁;;农业文化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定位[J];北京农业;2013年15期
10 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J];中国农史;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文化;王爱玲;王超英;;大力培育北京农业的文化功能[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易梁生;;茶祖神农与安化黑茶[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罗凤来;王振惠;;农业文化传承与休闲农业功能区划[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毛晓雅;让古老的农业文化焕发新活力[N];农民日报;2014年
2 杨长虹;走出农业文化的藩篱[N];吉林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孙喜保 实习生 武丽军;农业文化产业:市场价值尚待挖掘[N];工人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宋爽;加快发展我省农业文化产业[N];协商新报;2013年
5 记者 安志鹏;充分发挥农业文化大县优势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N];陇东报;2013年
6 徐声高 张华;万年农业文化申遗紧锣密鼓[N];上饶日报;2009年
7 记者 吴娟;“富民鱼”铸就农业文化品牌[N];中山日报;2011年
8 顾介铸 史道智;兴化年投3000万保护垛田风貌[N];新华日报;2014年
9 高清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现工作于中共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业强省要进一步摒除农业文化影响[N];江淮时报;2005年
10 杨雪;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越云;唐虞早夏时期晋南农业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57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5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