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普世教会运动背景下的宗教自由

发布时间:2017-10-05 13:15

  本文关键词:普世教会运动背景下的宗教自由


  更多相关文章: 普世教会运动 宗教自由 世界基督教协进会 梵二会议


【摘要】:宗教自由是现代政教关系的一个核心主题。宗教自由概念的提出,则属于宗教改革时期的产物。宗教自由理念后来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确立的民主共和制中通过宪法确定下来,并经过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影响,在二战后的世界里成为了各国政治的范例。同时,联合国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机制,联合蓬勃兴起的非政府组织,促使宗教自由成为了全球化时代公民的一项普遍权利。1998年美国《国际宗教自由法》的签署以及保守派政治的兴起,又使宗教自由成为了一种外交工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宗教自由的话语是如此普遍,人们却忽视了其在基督宗教的历史背景中演化的具体过程。如果说宗教改革开启了对于宗教自由权利的讨论,那么普世教会运动则推动了宗教自由权利的实现。二十世纪普世教会运动中两个典型案例即: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和“梵二”会议。二者都强调宗教自由的重要意义并认为宗教自由权是人们所有权利中是最为根本的。但内容则差别很大,问题的提出和论述也迥异。基督教协进会的观点显得更为开放。他们更强调社会自由权利,体现出英美社会的背景,以及基督教自由派所认同的教会应紧密联系社会。天主教对待宗教自由的态度则相对保守,他们更突出了宗教自由中的良心和宽容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天主教受到社会影响而表现出的一种被动态度。二者的实现都在内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甚至是斗争过程,充满了各种不同意见和矛盾。这两个案例,一个是国际组织,一个是重大事件,却都无疑推动了宗教自由在宗教和政治等领域的发展。通过思想史的梳理和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宗教自由首先是作为基督教自由派的一个纲领,其次才逐步延伸到社会和政治领域。如果说宗教自由意味着一种政治权利,那么这种权利首先是一种教内政治,其次才是一种公共政治。
【关键词】:普世教会运动 宗教自由 世界基督教协进会 梵二会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7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导论10-30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0
  • 二、学术史综述10-28
  • 1、宗教自由的源流11-15
  • 2、以美国为个例的政教分离15-21
  • 3、作为普遍权利的国际宗教自由:联合国及其他21-25
  • 4、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和“梵二”会议中的宗教自由25-28
  • 5、小结28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28-30
  • 第二章 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与宗教自由30-49
  • 一、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简史30-40
  • 1、信仰与仪式运动30-32
  • 2、生命与事工运动32-34
  • 3、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建立与发展34-40
  • 二、WCC与宗教自由40-46
  • 1、宗教自由的必备因素42-43
  • 2、宗教自由与其他种类的自由43-44
  • 3、普世文件中所宣称的宗教自由44-45
  • 4、普世文件中宗教自由的种类45-46
  • 三、社会宗教自由与良心自由46-48
  • 1、良心自由46-47
  • 2、社会宗教自由47-48
  • 四、小结48-49
  • 第三章 “梵二”会议与宗教自由49-66
  • 一、“梵二”会议49-51
  • 1、会议召开的背景49-50
  • 2、会议过程50
  • 3、会议的影响50-51
  • 二、会前宗教自由的讨论51-55
  • 1、前期准备51-52
  • 2、弗里堡文本52-53
  • 3、贝亚文本53-54
  • 4、“牧师法令”文本54-55
  • 三、会议中对宗教自由的争论55-62
  • 1、第一文本56-57
  • 2、第二文本57-59
  • 3、第三文本59-61
  • 4、第四文本61-62
  • 四、《宗教自由宣言》与良心自由62-64
  • 五、小结64-66
  • 第四章 余论66-69
  • 一、思想史脉络中的宗教自由66-67
  • 二、宗教自由:从教内政治到公共政治67-69
  • 参考文献69-78
  • 致谢78-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瑞虹;;罗马天主教与普世教会运动[J];世界宗教文化;2008年02期

2 王小章;托克维尔论民主、自由和宗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黎;宗教非政府组织与国家安全[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6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76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