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10-05 19:47
本文关键词:中国石窟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在龛窟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中国石窟寺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就进行了求索和小范围试验,以敦煌莫高窟加固工程以及龙门奉先寺保护为代表,龙门奉先寺修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方案虽未实施,却基本可以代表当时中国石窟寺保护性建筑工程实践的主要思路。20世纪后半叶,修建保护性建筑并非中国石窟寺保护的首选,保护专家更倾向于采取远观不易察觉的化学保护方法。20~21世纪之交进行了大胆探索,以云冈石窟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与实践为代表,这些保护性建筑方案有仿古样式、现代样式和模拟环境样式;有的方案将现代建筑设计中最为前卫的设计理念、软件技术运用到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中,提供了很多极具创意的参考;"防水建筑"的设计也极具启发意义。理性科学、综合考虑的设计思路代表了石窟保护性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关键词】: 石窟寺 保护性建筑 窟檐 文物保护
【分类号】:K879.2
【正文快照】: 保护性建筑(protective structure)是主要为露天保存的文物古迹提供的一种辅助性保护措施,是一种不触动文物本体的文物保护手段。具体来说,这一措施是通过在文物外部搭筑建、构筑物,来创造一个将文物本体与其所在环境相对隔开的并可人工调控的小环境,从而达到降低自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俊玲;高强;;从建筑明器看秦汉房屋的架构[J];文物世界;2012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素娟;;广州骑楼的规章与实践(1900-1930)[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王臻青;营口建筑艺术“博物馆”“表情”丰富[N];辽宁日报;2008年
2 鸦片战争博物馆 许浅娣;虎门炮台:中国军事建筑美学的活教材[N];东莞日报;2009年
3 敬雪梅 王晶;新疆伊犁传统民居建构及更新[N];中国文物报;2014年
,本文编号:978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7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