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摄儒与佛法淑世——欧阳竟无应世方法论浅释
本文关键词:以佛摄儒与佛法淑世——欧阳竟无应世方法论浅释
【摘要】:欧阳竟无的儒佛融摄,是以唯识学为主的纯粹佛教与原始儒学的融合,有别于传统思想中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与以宋明理学为主的儒学之辨的融合。同时,他的儒佛融合,带有鲜明的以儒学为佛学应世之学的特色。其方法论是,严格限定儒学和佛学的内容,从而从学理上探讨两者的内在理路的融摄。他批判了以天台华严禅宗净土为主流的中国化佛教,简别了大乘起信论为主的中国佛教经典,重构了内学;他批判了宋明理学为主流的儒家,批判避谈寂灭本体的儒学,也批判了刚刚兴起的新儒学,重构了儒家。进而,他主张以三智三渐次为具体的方法,将儒学和佛学作深入地融合。他的儒佛融合思想,对当时的思想精英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 欧阳竟无 儒佛之辨 支那内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唯识学视域下的儒释之辨”(13YJC720037)中期成果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佛法一直存在着出世的超越倾向和入世的社会参与之间的紧张。佛学要融入社会对知识精英产生影响不外乎两种途径,其一调适自身以适应社会、顺应世俗,其二将佛学与世俗社会的思想、信仰相结合。前者不免导致佛教的世俗化,后者难免导致佛学的宗教化、哲学化,成为纯粹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大学文化的载体和构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秦淮;;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范丽娟;;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5 顾友谷;;对常乃德和胡适文化争论的现实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王平;;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圆融——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方何荣;;研究赛珍珠的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张宇;;论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段爱明,张建新,彭长康,莫凤英;关于“假球黑哨”成因的文化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10 聂民玉;;梁漱溟的文化哲学观及其实践价值[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旭辉;孙法浩;李存金;;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体缺失”现象的调查与思考[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2 左玉河;;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五四以后中西文化差异之比较[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晓梅;;梁启超“趣味说”的双重品格[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侯湘;;中医穴位体系是经黑箱方法验证的系统科学[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顺庆;王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对“中国文学批评”学科史的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杨凯;;承接地气:人民法庭审判职能改革完善之理想图景——以基层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中心视角的展开[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8 肖光辉;;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现象的关联考察——兼论我国法的本土化问题[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9 胡桥;;多元法律的冲突与融合——以13世纪汉族与蒙古族法律的交流为线索[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10 荆月新;;宗教功能缺位与法律精神疏离——近代中国移植大陆法的反思[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启巩;《新唯识论》翕辟论哲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翟飞;论沈从文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军;荣US期、曾子、孟子“三乐”思想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振;朱子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继宇;中国传统文化对汉代司法运行机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永灿;瞿同祖法律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炎,徐清祥;欧阳竟无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李远杰;欧阳竟无佛教教育思想评述[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3 唐江,,刘冬爱;论欧阳竟无的佛学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8期
4 龚隽;欧阳竟无与“人间佛教”之比较——从佛教与政治、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5 姚彬彬;;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J];法音;2009年03期
6 李安;;对《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欧阳竟无》篇的纠谬[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7 龚隽;严于染净真俗之界:欧阳竟无思想三论[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8 聂士全;欧阳竟无佛学研究思想述评[J];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9 蒲长春;;印顺与欧阳竟无的如来藏思想的差异——《大乘起信论》的争议[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聂士全;;欧阳竟无佛学研究思想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金良;;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思想衍论[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虞愚;;试论因明学中关于喻支问题——附论法称对“喻过”的补充[A];因明论文集[C];1980年
3 黄道炫;;太虚佛教改革思想初探[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耿敬;;中国近代佛教教育的兴起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葛晓燕;;就《平屋主人——夏丐尊传》中的几处疑问与著者探讨[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梅良勇;张贤华;;吕p《因明纲要》研究[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赖品超;;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佛教对现代科学及基督宗教的回应[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山杉;新刊《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求疵录[N];东方早报;2009年
2 高山杉;谈俞大维的佛缘始末[N];文汇报;2007年
3 肖永明;老树春深更著花[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实习生 卢丹青;宅院深深有经藏[N];江苏科技报;2006年
5 张雪松;弘扬国学的一朵奇葩[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胡伟希;“国学”:一个逝去的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高山杉;从艺文美学到梵藏玄言[N];东方早报;2010年
8 李远山;划时代的翻译家———“唐僧”[N];中国财经报;2004年
9 梁捷;大学问家朱谦之点滴经济学贡献[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周贵华;中国化佛教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雍琦;讲学以刻经[D];复旦大学;2010年
2 姚彬彬;从“宗派佛教”到“学派佛教”[D];武汉大学;2013年
3 史文;禅观影像论[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连朋;在佛学与哲学之间[D];南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东博;现代性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杨浩;中国近现代俱舍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伊岚;禅在近现代中国之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蒙;浅析唯识学种子说[D];吉林大学;2007年
5 贲利;承接与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盛敏慧;章太炎的庄子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孔德峰;《大乘起信论》和“道德的形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改明;论熊十力与唯识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包蕾;民国时期有关《起信论》的真伪之争及评价[D];南京大学;2012年
10 马东辉;吕o偣采姥枷胙芯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4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8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