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异构的数字文化——敦煌石窟数字文化呈现与展示
本文关键词:多元异构的数字文化——敦煌石窟数字文化呈现与展示
【摘要】:本文结合敦煌研究院成功的数字展示案例和"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的需求,通过现有大量的敦煌石窟数字化资源转化为多元的可视的数字化成果,使不可移动文物突破物理空间和地域局限,走出文物本体环境,面向国内外,以新的展示环境、新的视觉表达、新的文化旅游模式呈现在公众的面前,精心组织、合理布局、科学设计,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以艺术和高科技相融合,从而营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异构的数字文化。
【作者单位】: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关键词】: 敦煌石窟 多元 异构 数字文化
【分类号】:K879.21
【正文快照】: Poly-Isometric Digital Culture—The Presentation and Display of the Digital Culture of Dunhuang CavesWU Jian1,2,3,4,5(1.Cultural Relics Digitization Institute,Dunhuang Academy,Dunhuang,Gansu 736200;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W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永妮;;浅谈日本的数字文化[J];科技信息;2006年12期
2 ;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到2010年有望覆盖城乡[J];信息网络安全;2007年07期
3 姜扬;;浅谈日本的数字文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4 张岚;;俄汉民族数字文化对比[J];俄语学习;2011年01期
5 张宏丽;;俄汉数字文化对比与翻译策略初探[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6 孙晓;;中德数字文化的比较[J];电影评介;2012年14期
7 胡唐明;郑建明;;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内涵、现状与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年06期
8 王英华;;公益型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4期
9 王宇泽;;发展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10 方标军;吴政;祁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组织建设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唐斌;海峡两岸共创“数字文化家园”[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记者 李珊珊;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召开[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记者 徐飞鹏 王砚文 通讯员 苏晶;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N];北京日报;2011年
4 姜玉涛;我市与新加坡企业合作迈上新台阶[N];常州日报;2007年
5 郑英;农民享受“数字文化服务”[N];江阴日报;2008年
6 记者 马子雷;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提上日程[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张若冰;首个国家级数字文化企业诞生[N];经济日报;2011年
8 记者 齐小乎;首个国家级数字文化企业诞生[N];中国财经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任丽梅;“文化央企”启锚远航正当时[N];中国改革报;2011年
10 文化部党组书记 部长 蔡武;在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上的致辞[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DYNOV RAKHIM(巴特尔);俄、汉民族数字文化之比较[D];西北大学;2011年
2 王凯丽;俄汉民族数字文化分析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郎旭;中日两国(?)数字文化の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刘波;俄汉语中的数字文化差异[D];辽宁大学;2011年
5 贾海侠;俄汉语数字文化对比与翻译[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小康;数字文化文物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7 陈露;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任珊珊;中国传统数字文化思维与艺术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马娜;汉维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蔚;数字文化视频网站的构建与经营[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997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9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