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度法的点源污染远程图像水质分析监测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色度法的点源污染远程图像水质分析监测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工农业用水需求增大,造成的渐性水质污染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逐渐增多,研究远程水质监测方法迫在眉睫。水质的各项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最为常见,造成后果最为严重,且污染难以治理,因此水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监测非常重要。现有的金属离子检测方式主要有原子吸收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质谱法)、电极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其中原子吸收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量参数较全,精确度高,但设备成本高、且抗干扰能力差,不适用于在线监测。目前水质金属离子在线监测手段主要有电极法、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荧光法。电极法和分光光度法作为传统检测方法,反应快,可靠性较高,但需要直接接触溶液,具有局限性,且检测参数单一,一种传感器只能检测一种离子。离子荧光法虽然可以非接触测量,但目前普适性差,只能检测铬等少数金属离子,有待提高。因而,需要一种应用范围广、检测参数多、抗干扰能力强、相对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针对现有水质金属离子监测手段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色度法的非接触金属离子监测方法。通过研究水质颜色的机器辨识算法,比较其他行业的颜色识别,提出了基于三刺激值和色差公式的水质金属离子检测方式,通过钴标准色度实验、铜离子、铁离子、六价铬离子等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修正了计算方法。针对基于色度法的水质金属离子监测,提出了监测实验方案。针对硬件方面,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嵌入式板。针对软件方面,编写了三刺激值提取程序和色差计算程序。经实验验证,最终测得结果与国标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满足国标实验室、现场精度要求,设计的嵌入式系统运行可靠,整体系统检测参数多,相对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水质 在线监测 色度 色差 金属离子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X8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水质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9-11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2.2 水质在线监测的发展趋势10-11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本文结构11-12
- 1.4 小结12-13
- 第二章 水质色度法的理论研究基础13-20
- 2.1 色空间相关理论13-14
- 2.1.1 朗伯比尔定律13
- 2.1.2 颜色三刺激值理论13
- 2.1.3 色空间理论13-14
- 2.1.4 可见光谱14
- 2.2 色度理论14-19
- 2.2.1 图像法14
- 2.2.3 色度理论14-15
- 2.2.4 色差理论15-18
- 2.2.5 色差公式比较分析18-19
- 2.3 小结19-20
- 第三章 基于色度法的水质金属离子检测实验20-39
- 3.1 实验准备20-21
- 3.1.1 实验内容和实验标准20
- 3.1.2 实验平台20-21
- 3.2 实验过程21-22
- 3.2.1 钴标准色度实验21-22
- 3.2.2 金属离子溶液直接测量实验22
- 3.2.3 铁铜钴离子标准测量实验22
- 3.2.4 六价铬离子测量实验22
- 3.2.5 六价铬离子补充实验22
- 3.3 数据处理22-32
- 3.4 数据分析32-38
- 3.5 小结38-39
- 第四章 基于色度法的智能水质图像监测系统设计39-48
- 4.1 施测方案设计39-41
- 4.2 色度法嵌入式硬件平台设计41-44
- 4.3. 色度法软件设计44-47
- 4.4 图像色度监测的监测方案47
- 4.5 小结47-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49
- 5.1 结论48
- 5.2 研究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A51-54
- 附录B54-5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吴平霄;叶代启;党志;;柱撑粘土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J];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2 潘世蕊;;金属离子水解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3 艾兵;杨池明;;含色氨酸过渡金属离子受体的合成与识别[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杨修造;;金属离子水介常数的计算[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5 沈杰,张朝晖,周晓云,董丽辉;生物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5年03期
6 温元凯,邵俊;离子极化和金属离子水解规律性[J];科学通报;1977年06期
7 陈荩;陈万雄;孙中溪;;金属离子活化石英的判据及规律[J];金属矿山;1982年06期
8 钮淦襄,郑化,漆守华,魏登贵;金属离子的水解与极化[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6年02期
9 管宗甫;何军志;;混凝土固化废弃物中有害金属离子浸出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奥田拓男 ,毛利和子 ,盐田光世 ,伊田和子 ,骆少君;单宁与共存物质相互作用的效果(Ⅱ)还原重金属离子以及使重金属离子沉淀溶解[J];福建茶叶;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淑琴;;Al-ATP配合物的~(27)Al.~1H和~(31)P NMR研究[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2 郭生伟;吴澜尔;韩凤兰;王炎龙;;阳离子树脂对污酸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3 杨海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废水中金属离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漆晓印;熊振湖;;多壁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5 尉小旋;陈景文;张思玉;;金属离子对环丙沙星光化学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冯玉成;曹云;李锦钰;孙良亭;马保华;王辉;李锡霞;何伟;马雷;卢旺;尚勇;赵环昱;李杰;郭晓红;张雪珍;张子民;赵红卫;;近物所金属离子的产生[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宣春生;张季君;陈亮;;过渡金属离子与六种氨基酸形成配合物~1H和~(13)C核磁共振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彭孝军;樊江莉;宋锋玲;孙世国;;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荧光检测、富集与回收的化学微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庞辉;盛光遥;;金属离子影响二氧化锰降解雌二醇的机理探讨[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刘玉萍;王金桂;周慧静;陈铁红;袁忠勇;;金属离子Sn~2+对合成的SBA-15分子筛性质和形貌的影响[A];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论文集——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继成;不惜重金“治污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2 记者 赵焱;巴西开发转基因细菌可吸附重金属离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张彦铮 万旺斌 段旭阳;玻璃深加工系列产品(一)[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刘霞;“超级沙”可高效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N];科技日报;2011年
5 刘海英;多功能纳米粒子合成法可用于改善环境[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明;高效萃取剂Kelex 100负载材料制备及从废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建华;谷胱甘肽及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理论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刘勇;新疆尉犁蛭石结构及其吸附金属离子和磷酸盐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卢会杰;三脚架型和其它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许雪娥;氨基酸、肽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构型和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胡胜利;新型甘脲类分子钳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和传感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元德;Nramp2-exo-loop1相关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丽;系列过渡金属配聚物和超分子的研制及光诱导下的表面电子行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延斌;基于PEI的亚胺乙酸型复合螯合材料IAA-PEI/SiO_2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高占明;纳/微米炭材料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芳;化学改性甘草废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分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汤俊怡;PP2Cα磷酸酶中M2金属离子催化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马辛;典型重金属离子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与解吸附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张浩;电控离子交换技术分离回收水中镍、钇等过渡金属离子[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宁晶;纤维素水凝胶的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的性能和机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6 汪楠;离子液体中金属离子助催化酸水解竹粉制备还原糖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陈思思;汉麻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8 高洁;系列双伯胺基螯合树脂制备表征及其选择性去除典型重金属离子的特性与机制[D];南京大学;2013年
9 董舒;基于色度法的点源污染远程图像水质分析监测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杨娥;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27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02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