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重庆市主城区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1:44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主城区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气细颗粒物 气溶胶光学厚度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冬季 重庆市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发生持续性大范围灾害性雾霾天气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灾害性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2.5μm的大气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内,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卫星遥感作为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气污染物监测方面日趋成熟,可以在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中发挥重要所用。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 L1B数据产品,运用暗像元法反演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结合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地面监测数据,在综合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时空变化趋势以及MODIS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值与地面监测数据相关性的基础上,拟合了重庆市主城区雾霾天气高发的冬季的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卫星遥感估算模型;并对估算模型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经过改进的6S模型适用于气象条件不佳的重庆市冬季的MODIS数据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效果能满足研究需要;在时间序列上,重庆市主城区冬季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变化趋势呈现双峰型,两次高峰值分别出现在每天12时至13时之间和晚上21点左右,两次低谷值分别出现在7时至8时之间和下午16时左右,而缙云山对照点的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均变化趋于平稳;从空间趋势上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冬季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在东西投影、南北投影和东南-西北投影上均呈现自中心向两边下降的趋势,而在西南-东北投影上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单调递减的趋势。通过分析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其他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得到:MODIS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性系数为0.481,且置信水平通过了0.01水平上(双侧)显著性检验;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其他污染物因子的相关性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与PM10的相关性系数达到了1,与SO2质量浓度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734,与NO2的相关性系数为0.387且都通过了相应水平上(双侧)显著性检验。因此重庆市主城区冬季的大气污染具有较为典型的煤烟型特征。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发现,直接利用MODIS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构建的多项式回归模型中,最佳模型为一元三次函数模型,其确定性系数R2为0.591,通过气溶胶光学厚度直接拟合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估算模型存在较大的误差。多污染物因子参与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经过最优拟合模型评价分析表明,其他污染物因子参与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通过气溶胶光学厚度直接拟合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估算模型的确定性系数更高,其中拟合优度最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确定性系数R2达到0.663。基于MODIS数据的细颗粒物质量浓度遥感估算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重庆市主城区冬季近地表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状况。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 气溶胶光学厚度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冬季 重庆市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13;X8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3
  • 1.2 研究进展13-16
  • 1.2.1 国外研究进展13-15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5-16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6-18
  • 1.3.1 研究目标16
  • 1.3.2 研究内容16
  • 1.3.3 技术路线16-18
  • 2 研究区概况18-21
  • 2.1 自然环境概况18-19
  • 2.2 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19-20
  • 2.3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状况20-21
  • 3 研究理论与方法21-27
  • 3.1 大气气溶胶与气溶胶光学厚度21-23
  • 3.1.1 大气气溶胶21-22
  • 3.1.2 气溶胶光学厚度22-23
  • 3.2 气溶胶遥感定量反演的原理与方法23-26
  • 3.2.1 陆地气溶胶反演原理23-24
  • 3.2.2 6S大气传输模型24-26
  • 3.3 本章小结26-27
  • 4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27-45
  • 4.1 数据来源27-32
  • 4.1.1 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地面监测数据27-30
  • 4.1.2 MODIS遥感数据30-32
  • 4.2 数据的预处理32-33
  • 4.2.1 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的预处理32
  • 4.2.2 MODISL1B数据的预处理32-33
  • 4.3 基于MODIS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实验33-43
  • 4.3.1 几何校正35-38
  • 4.3.2 去除“蝴蝶结”效应38
  • 4.3.3 波段合成与裁剪38-39
  • 4.3.4 合成后处理39-40
  • 4.3.5 气溶胶反演实现40-43
  • 4.4 本章小结43-45
  • 5 重庆市主城区冬季PM2.5 质量浓度时空特征分析45-51
  • 5.1 PM2.5 质量浓度特征时间趋势分析45-46
  • 5.2 PM2.5 质量浓度特征空间地统计分析46-50
  • 5.3 本章小结50-51
  • 6 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卫星遥感估算模型51-61
  • 6.1 重庆市主城区冬季遥感反演AOD与地面监测PM2.5 相关性分析51-52
  • 6.2 大气中其他污染物对PM2.5 质量浓度的影响52-55
  • 6.3 重庆市主城区冬季PM2.5 质量浓度遥感估算模型构建55-59
  • 6.3.1 MODIS反演AOD与监测PM2.5 质量浓度数据参与的遥感估算模型构建55-57
  • 6.3.2 构建其他大气污染物因子参与下的PM2.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57-59
  • 6.4 最优模型对比分析59-60
  • 6.5 本章小结60-61
  • 7 结论与展望61-64
  • 7.1 结论61-62
  • 7.2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A68-76
  • 附录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76-77
  • 致谢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毓梅,,李秋营,范建,李炳太;大气粗细颗粒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5年04期

2 王耘;;科技期刊中“细颗粒物”符号表示方法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01期

3 范柏祥,孙熙,王金波;可吸入细颗粒物的治理[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03期

4 杨书申;邵龙义;;大气细颗粒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5 冯加良;胡小玲;管晶晶;赵伟;;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酸度及其与组成的关系[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柴发合;高健;王淑兰;;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7 张莉君;东春阳;许慧慧;施烨闻;金奇昂;刘立平;沈先标;;上海市两社区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状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8期

8 杨春雪;阚海东;陈仁杰;;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8期

9 ;揭开迷“雾”中的重重秘密——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解析我国空气中细颗粒物形成机制及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10 范娇;秦晓蕾;薛晓丹;陈曦;赵力军;汤乃军;张利文;;细颗粒物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阳;付柏淋;;两种典型通风方式下室内细颗粒物去除效果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蒲维维;赵秀娟;张小玲;徐敬;徐晓峰;孟伟;;奥运前后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冯加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来源探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董玉敏;;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王子晔;李宁;;浅谈PM2.5防控专利技术开发[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9 叶兴南;尹姿;唐尘;陈建民;;基于吸湿性测量分析上海大气亚微米细颗粒物的混合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陈晨;银燕;钱凌;王巍巍;陈宇;李嘉鹏;;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苡婷;上海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堪忧[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震宇;细颗粒物威胁“健康出行”[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迎久;细颗粒物控制成约束性指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强化源头削减 分区分类控制[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记者 徐维欣;细颗粒物标准制定尚需时日[N];文汇报;2009年

6 通讯员 王双瑾;探寻PM_(2.5)真相[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拓玲;征细颗粒物排污费改善空气质量[N];西安日报;2012年

8 刘敬奇;北京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贺小巍;每个人既是PM2.5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N];陕西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荣丽君;我市在全省率先监测PM2.5[N];西宁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斌;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对前体物排放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吴伊人;含油雾的环境空气中微细颗粒物净化用纤维滤料的织物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3 朱继保;细颗粒物的电收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高知义;大气细颗粒物人群暴露的健康影响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赵金镯;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庚达;煤粉燃烧细颗粒物生成、演化与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7 顾泽平;大气细颗粒物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源解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0年

8 斯俊平;燃煤过程中钠对焦特性及细颗粒物控制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柳冠青;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下的细颗粒离散动力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春;汽车细颗粒物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马琼锦;上海二城区大气细颗粒物致大鼠肺损伤的比较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赵园园;济南市细颗粒物污染及管理建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林达平;不同相水介质中细颗粒运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宋劭萌;某高新园区空气PAHs污染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韩雪;大气细颗粒物对小鼠表皮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英红;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化学成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8 杜蔚;青藏高原背景站细颗粒物理化特性及粒子增长机制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9 朱礼波;兰州市不同细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10 高杰;燃烧火焰中汞的形态转化及富集微细颗粒物的规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7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027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