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重线性加和模型的城市污泥土地利用适用性评估
本文关键词:基于权重线性加和模型的城市污泥土地利用适用性评估 出处:《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环境问题是限制其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因素。本文建立基于权重线性加和模型的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控制方法,提出北京市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控制方案。不同因素对城市污泥施用的环境影响依次为:土壤重金属含量(0.22)土地利用类型(0.17)≈土壤类型(0.17)≈自然降雨(0.17)坡度(0.13)与自然水体距离(0.09)与城镇居民区距离(0.05)。北京市城市污泥低风险适宜施用区域主要集中在平谷和顺义交界处、昌平-延庆中部以及房山的东部山间林地,施用面积为2033 km~2。中风险施用区分布在西南部、东南部的林地和旱地的混合区域,面积为5079 km~2。高风险施用区面积为380 km~2,分布在石景山以及门头沟东北部、房山西南部以及平谷北部区域。禁止施用区面积达8916 km~2,主要分布在城区及城区周边的郊县、延庆、怀柔、密云等部分区域。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常德市环境保护局;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污泥堆肥过程中三氯生的降解转化规律及其环境风险研究”(4137145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镇污水污泥安全处置及同步资源能源回收”(2016YFC0401102)
【分类号】:F299.23;X703
【正文快照】: 境修复研究中心,北京100101用区面积为380 km2,分布在石景山以及门头沟东北部、房山西南部以及平谷北部区域。禁止施用区面积达8916 km2,主要分布在城区及城区周边的郊县、延庆、怀柔、密云等部分区域。1引言城市污泥的安全处置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霞,陈同斌,罗维,黄启飞,吴吉夫;中国城市污泥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与土地利用[J];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2 张继荣,陈玲,何培松;城市污泥堆制腐熟度的评价方法比较[J];四川环境;2003年06期
3 ;青岛用城市污泥做环保墙体通过鉴定[J];砖瓦;2005年05期
4 田箜;城市污泥可变成有机肥料[J];化工时刊;2005年07期
5 陈子聪;;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开发利用[J];福建稻麦科技;2007年01期
6 ;关于城市污泥燃料化的方案[J];上海节能;2008年07期
7 ;利用粉煤灰与城市污泥反应生成生物煤炭的方法[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8 莫测辉,吴启堂,蔡全英,李桂荣;利用城市污泥防治水土流失[J];土壤与环境;1999年01期
9 郑纪慈,俞林火,景金富,王恩义,严达志;城市污泥的水稻肥用效果及环境影响的研究[J];环境导报;2000年04期
10 蔡全英,莫测辉,吴启堂,李桂荣,王伯光,田凯,李拓;城市污泥和土壤中苯并(a)芘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洪强;岳昌盛;余广炜;赵鹏;许晓杰;付建华;;城市污泥在钢铁冶金中的“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岳昌盛;余广炜;廖洪强;赵鹏;;城市污泥在钢铁行业中的能源化利用分析[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李桂荣;;城市污泥的农用效果及其对水体中氮累积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田冬梅;臧树良;;我国城市污泥的污染特征和资源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周顺桂;;城市污泥制备微生物杀虫剂剂与灭蚊剂[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城市污泥的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7 吴启堂;卫泽斌;丘锦荣;蒋成爱;;城市污泥植物处理与农业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8 邹建国;朱俊峰;陈云有;;砖厂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生产烧结砖的研制[A];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s,
本文编号:1335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3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