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恶臭排放特征及污染评价
本文关键词:典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恶臭排放特征及污染评价 出处:《环境科学》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垃圾 处理设施 恶臭 排放特征 污染评价
【摘要】:为研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恶臭污染排放特征,分别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堆肥3种工艺的前处理车间采集恶臭样品,利用冷阱富集-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恶臭气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到的恶臭物质主要分为6大类:芳香烃化合物、硫化物、卤代物、烯烃、烷烃和含氧有机物.其中,填埋工艺的前处理车间共检测出50种物质,质量浓度为100.069mg·m~(-3),理论臭气浓度OU_T为350.611,综合臭气指数N为25.448.焚烧工艺的前处理车间共检测出55种物质,质量浓度为36.052 mg·m~(-3),理论臭气浓度OU_T为141.434,综合臭气指数N为21.506.堆肥工艺的前处理车间共检测出34种物质,质量浓度为25.382 mg·m~(-3),理论臭气浓度OU_T为27.547,综合臭气指数N为14.401.利用阈稀释倍数的恶臭贡献值计算方法,初步识别填埋工艺的前处理车间特征恶臭污染物质为: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对二乙苯和乙醇;焚烧工艺的前处理车间特征恶臭污染物质为:甲硫醇、二甲二硫醚、乙醇和柠檬烯;堆肥工艺的前处理车间特征恶臭污染物质为:乙醇、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和柠檬烯.
【作者单位】: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生活垃圾检测分析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X799.3;X820
【正文快照】: 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分为三类:填埋、焚烧、堆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5年北京市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788.73万t,其中卫生填埋492.09万t,焚烧183.55万t,其他以堆肥为主的为113.09万t.生活垃圾在填埋、焚烧、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恶臭物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亘;翟增秀;耿静;韩萌;鲁富蕾;;40种典型恶臭物质嗅阈值测定[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2 孙中涛;楼紫阳;王罗春;周雪君;;混合生活垃圾恶臭特性及评估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11期
3 张妍;王元刚;卢志强;韩萌;商细彬;曹阳;张君;;我国餐厨废物生化处理设施恶臭排放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15年10期
4 赵岩;陆文静;王洪涛;段振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5 王攀;任连海;黄燕冰;;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厂恶臭气体成分谱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7期
6 李伟芳;李昌建;曹阳;翟增秀;闫凤越;商细彬;;天津市环境空气恶臭污染状况与典型气态污染物识别[J];环境科学研究;2014年06期
7 羌宁;王红玉;赵爱华;袁文祥;邰俊;陈檬;;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业面恶臭散发率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02期
8 姬亚芹;陈丽;宫庆超;王钊;高爽;张颖;王秀艳;;恶臭排放规律及其采样和分析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2013年03期
9 闫凤越;邹克华;李伟芳;韩萌;翟增秀;王亘;王健壮;;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的指纹谱[J];环境化学;2013年05期
10 韩博;吴建会;王凤炜;左明;冯银厂;;典型工业恶臭源恶臭排放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振菡;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业面恶臭物质释放特征及源解析[D];清华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爱华;周俊杰;;电子鼻在垃圾填埋场的恶臭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4期
2 滕曼;杨婧;姚雅伟;柴文轩;付强;;环境恶臭污染的评估与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简述[J];环境工程;2017年S1期
3 吴昊;宗志敏;张赣道;;生活垃圾处理机中复合微生物降解厨余垃圾的机理研究[J];环境工程;2017年05期
4 洪沁;常宏宏;;家具涂装行业VOCs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工程;2017年05期
5 丁文杰;张觊;张科;李琳;刘俊新;;污泥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J];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6 芦会杰;;典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恶臭排放特征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2017年08期
7 李逵;杨启志;雷朝亮;朱芬;;我国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环境昆虫学报;2017年02期
8 陈舒音;;家庭绿色生态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06期
9 汪睿;钱瑜;曾楚楚;张一鸣;刘永胜;;兼顾异味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案例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年02期
10 徐金枝;张金莲;;低气味内墙乳胶漆的助剂选择研究[J];中国涂料;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芳;耿静;翟增秀;闫凤越;;恶臭物质的嗅觉阈值与致臭机理研究概况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2 黄丽丽;张妍;商细彬;韩萌;李伟芳;宁晓宇;王元刚;卢志强;;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相恶臭排放规律[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10期
3 赵岩;陆文静;王洪涛;段振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4 王攀;黄燕冰;袁传胜;任连海;;国内成功运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臭气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5 王磊;李振山;焦安英;冯亚斌;;北京市生活垃圾堆肥设施耗能、排污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11期
6 张晗;陈少华;张娴;崔星;徐亚;;石化污水处理场挥发性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07期
7 闫凤越;邹克华;李伟芳;韩萌;翟增秀;王亘;王健壮;;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的指纹谱[J];环境化学;2013年05期
8 张红玉;李国学;杨青原;;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9 韩博;吴建会;王凤炜;左明;冯银厂;;典型工业恶臭源恶臭排放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3期
10 王秀艳;高爽;周家岐;王钊;张银;徐洋;易忠芹;;餐饮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斌;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解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元元;垃圾卫生填埋场臭气排放规律及现场除臭效果和方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志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可生物降解组分降解量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纪华;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产气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林;聂磊;李靖;王宇飞;王刚;王俊慧;郝郑平;;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与评估分析[J];科学通报;2012年19期
2 赵美萍,邵敏,白郁华,李金龙,唐孝炎;我国几种典型树种非甲烷烃类的排放特征[J];环境化学;1996年01期
3 陈峰;徐建芬;唐访良;张明;阮东德;;杭州市典型企业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其评价[J];环境科学;2013年12期
4 田刚;樊守彬;李钢;秦建平;;施工工地出口附近道路交通扬尘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11期
5 田贵全;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J];世界环境;1998年03期
6 李军;孙春宝;李云;李建刚;金典;李文丹;;我国大气铅浓度水平与污染源排放特征[J];化工环保;2009年04期
7 樊守彬;秦建平;蔡煜;;呼和浩特道路降尘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8 庄延娟;戴佩虹;蔡慧华;余宇帆;;佛山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J];广东化工;2013年05期
9 姚志良;马永亮;贺克斌;霍红;郭涛;;宁波市实际道路下汽车排放特征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8期
10 刘海滨;卢宁川;谢放尖;;2005~2009年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瑞;聂志强;郑明辉;;多氯萘的毒性单体排放特征研究[A];第七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第四届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李仲根;冯新斌;李广辉;张艳哲;王学锋;李启立;;贵州省民用燃煤的大气汞排放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3 郑宏锋;陈建华;王玮;刘红杰;舒新前;张磊;卢玲;苏红梅;;交通扬尘排放量及排放特征的研究方法[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庄智仁;李经民;林建利;;燃烧室稻作生质燃烧烟尘脱水醣暨其排放特征之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吴文俊;蒋洪强;;大气砷铅污染排放模型及重点源排放特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奇锋;王铁宇;吕永龙;;中国VOCs的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邢啸林;熊程程;尹荔X;鲁琦;陈曦;李大涛;姜思朋;肖成龙;王玮;;遗体火化二VA英类排放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8 吴芳谷;汪彤;陈虹桥;刘青;李培省;薄以匀;许绿薇;;餐饮油烟排放特征[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谢雨杉;刘敏;杨毅;程书波;欧冬妮;;上海城市大气PAHs排放特征、多介质归趋模拟及预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晓密;伦小秀;;北京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田CO_2、N_2O和CH_4季节排放特征[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05 大气污染与控制[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牟玲;机械炼焦过程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迁移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展先辉;天津市石化行业VOCs源排放成分谱及排放特征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涛;石家庄制药行业VOCs及恶臭排放特征及其数据库的建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3 孙池;城市污水典型处理工艺气态无机硫化物与臭气的排放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温胜敏;污水处理有机硫化物排放特征与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韩星;石家庄市主城区交通扬尘排放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孙蜀;成都市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特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何梦林;典型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陈必新;京津冀地区火电行业排放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修艺;大型娱乐项目建设阶段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控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陆燕;典型区域人为热排放特征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5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3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