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导排水材料优化垃圾填埋场导渗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导排水材料优化垃圾填埋场导渗实验研究 出处:《环境工程》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毛细透排水带 卵砾石层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导排系统
【摘要】:根据国内外新型导排水材料——毛细透排水带的现有应用和相关研究,结合填埋场导排系统容易发生堵塞的现状,首次提出将毛细透排水带用于国内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的全新应用方向;并开展了室内模拟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毛细透排水带在渗滤液导排系统未发生堵塞时,不能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当其发生堵塞时,毛细透排水带可大大增强渗滤液的导排能力,使渗滤液及时排出;且实验结果证明,水头越高,越有利于毛细透排水带发挥导排作用,导排层被堵塞的越严重,导排效果越好。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new type of conductive and drainage materials-capillary permeable drainage belt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guided-discharge system of landfills is prone to clogging.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ut forward the new application direction of capillary permeable drainage belt in domestic landfill leachate drainag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illary permeable drainage zone can not play a key role when the leachate drainage system is not blocked, but when it occur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illary permeable drainage zone can not play a key role when the leachate drainage system is not blocked. Capillary permeable drainage zon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leachate drainage capacity, so that the leachate can be discharged in ti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water head, the more conducive to the capillary permeable drainage zone to play the role of guide and drainage, the more serious the guide layer is blocked, the better the effect of guide and drainage.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生活垃圾填埋场导渗优化课题研究
【分类号】:X70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卫生填埋是我国垃圾处理与处置的主要方式。但伴随着垃圾填埋场运行年龄的逐渐增长,填埋场内部导排系统的堵塞已成为严重威胁其安全运营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国内外毛细透排水带的现有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为基础,自主设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慧,赵由才;氧化剂在低浓度难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试验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年01期
2 余开彪,胡斌,张挺;垃圾渗滤液在土体中扩散规律的模拟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3 赵庆良,刘雪雁,刘志刚,邱微,齐旭东;寒冷地区垃圾渗滤液产生量预测研究[J];环境科学;2005年06期
4 王如意,何品晶,邵立明,张斌,李国建;4种禾草用于覆盖层灌溉垃圾渗滤液的比较[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5 张文静;赵勇胜;孙景刚;宋宝华;;顶部通风在渗滤液循环中的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6 付美云;周立祥;;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7 付美云;周立祥;;垃圾渗滤液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8 薛绿林;杨瑞杰;;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的研究[J];辽宁化工;2007年07期
9 程南军;陈学东;;成层介质中渗滤液最大饱和深度的简易解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6期
10 杨辉;黄涛;肖再亮;郭旭晶;;生活垃圾渗滤液运移的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娜;桑楠;李广科;;黄土层渗漏过程中污染物形态变化对垃圾渗滤液毒性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尹玲焕;熊昌贵;;硅酸盐水泥去除垃圾渗滤液氨氮的技术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赵旭;夏鹏飞;曲久辉;;紫外光辅助的电化学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雷阳明;申哲民;祝松鹤;黄仁华;王文华;;三种电解方式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明;彭绪亚;赵由才;蔡华帅;;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碳素和氮素迁移[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6 吴烈;袁欣波;尹德川;;膜系列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7 阴育新;谭欣;李嘉明;张曙光;赵林;;三维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8 姜浩;廖立兵;郑红;王军玲;;沸石、膨润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实验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日耀;耿亚敏;郑曦;陈晓;陈震;;电渗析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高新星;赵立欣;董保成;万小春;陈羚;罗娟;;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渗滤液回流对发酵过程影响[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桂妮 董其俊;垃圾渗滤液终于处理了[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记者 李禾;一项新技术让垃圾渗滤液达标[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霍峰 本报通讯员 任清;我市处理“铬渣山”渗滤液取得新进展[N];青岛日报;2008年
4 记者 何显春;贵州寻找垃圾渗滤液技术处理“金钥匙”[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5 记者 李林;省会围剿“黑垃圾”[N];河南日报;2007年
6 曹家新 张黎;新能源需破困境 治垃圾得有高招[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星 文雯;安定填埋场为什么受到CDM项目青睐[N];中国环境报;2005年
8 鲍琨 王壮 记者 付宇;防渗技术达国内一级标准[N];牡丹江日报;2005年
9 记者 万京华;垃圾建新家 环境无污染[N];莱芜日报;2006年
10 李海邋周大林;吉林通化市扩展机械化保洁面[N];中国建设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Anas Fakhry Qassid Al-Harbawi;高氨氮难降解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何俊;基于微观分析的填埋场GCL中运移规律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焘;渗滤液中氯代烃在土壤包气带的迁移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郁斯贻;高效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菌株筛选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方圆;填埋场水气调节过程中H_2S的生物转化行为[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王书明;垃圾渗滤液土著微生物在腐殖质转化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5 胡义亮;垃圾渗滤液臭氧深度高效处理工艺研究及装置研发[D];南昌大学;2016年
6 程兵;负压脱氮法去除锰渣渗滤液中氨氮的工艺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杨晓忠;Z市某综合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及其遗传毒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汪华明;矿物影响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厌氧分解的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程长菊;渗滤液回流条件下多层床反应器厌氧干发酵产气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常向萍;垃圾渗滤液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0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6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