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亚热带地区2005~2014年秸秆露天燃烧排放污染物

发布时间:2018-01-05 18:40

  本文关键词:中国亚热带地区2005~2014年秸秆露天燃烧排放污染物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室内模拟试验 污染物 排放因子 排放清单 细小颗粒物 亚热带地区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量中国亚热带地区水稻、小麦、豆类、油菜、玉米和棉花中CO、CO_2、NO_x、C_xH_y和PM_(2.5)的排放因子,并基于统计年鉴计算出的研究区域农作物秸秆产量和露天燃烧量,对亚热带地区8个省分2005-2014年间秸秆露天燃烧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燃烧时CO、CO_2、NO_x、C_xH_y和PM_(2.5)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159.55,1234.96,1.88,31.27,7.62g/kg.其中,各污染物平均排放因子最高的农作物依次是棉花(172.40g/kg)、豆类(1348.77g/kg)、油菜(4.08g/kg)、水稻(66.78g/kg)和豆类(10.15g/kg).2005-2014年,我国亚热带地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和露天燃烧总量分别为1221.281Mt和261.729Mt;CO、CO_2、NO_x、C_xH_y和PM_(2.5)的排放量分别为40890.56,324104.01,370.79,1429.36,1835.94kt.其中,水稻秸秆燃烧所排放NO_x占研究区域总排放量的60%左右,对其余污染物的贡献率均在75%以上;小麦和棉花对各类污染物的贡献程度均不足5%.此外,各污染物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存在差异.浙江、福建和贵州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和江西呈上升趋势.
[Abstract]:The emission factors of CO , CO _ 2 , NO _ x , C _ xH _ y and PM _ ( 2.5 ) in rice , wheat , soybean , rape , corn and cotton were estimated by laboratory simulatio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emission factors of CO , CO _ 2 , NO _ x , C _ xH _ y and PM _ ( 2.5 ) were estimated to be 159.55 , 124.96 , 1.88 , 31.27 and 7.62g / kg , respectively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52) 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XJQ201613);福建农林大学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KXB16008A)
【分类号】:X712
【正文快照】: *责任作者,副教授,guofutao@126.com随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日趋严重.秸秆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颗粒物和CO、NOx等污染性气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3].目前,国内关于秸秆燃烧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源;张元勋;魏永杰;窦晗;顾达萨;曾立民;邵敏;;民用燃煤含碳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测量[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9期

2 刘泽常;张猛;郝长瑞;杜亚鲁;;济南市道路扬尘排放因子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1期

3 孙竹如;吴依平;;上海市燃煤二氧化硫排放因子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88年12期

4 孔毅,亓伯贤;从实际道路测量中确定香港地区汽车排放因子的研究[J];山东内燃机;2000年03期

5 王伯光,张远航,吴政奇,陈鲁言;广州市机动车排放因子隧道测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6 王玮,岳欣,刘红杰,丁焰,汤大钢;交通来源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7 王丹;屈文军;曹国良;张小曳;车慧正;;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水溶性组分分析及其排放因子[J];中国粉体技术;2007年05期

8 赵普生;冯银厂;张裕芬;朱坦;金晶;张小玲;;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定量模型研究及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06期

9 林秀丽;;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及其修正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10 吴晓蔚;朱法华;杨金田;周道斌;燕丽;滕农;易玉萍;;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子航;宋丹林;张普;陈红琳;;成都市机动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放因子研究[A];成都市科技年会分会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兴阔;黄顺祥;周建梅;刘峰;;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二恶英类排放源分类研究[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宋光武;李钢;田刚;聂磊;;北京市沙尘污染研究(沙荒地部分)[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沈国锋;杨意峰;王伟;陶澍;;室内秸秆燃烧产生的PM和PAH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国锋;室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D];北京大学;2012年

2 何秋生;我国炼焦生产过程排放的颗粒物和挥发有机物的组成特征、排放因子及排放量初步估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王宇;北京市典型道路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与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健;重庆市主城区铺装道路扬尘排放因子与特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2 翟留博;典型地区奶牛养殖体系氨气排放特征与减排途径[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郭园园;MOVES-深圳模型的构建及其模拟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殷硕;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PM10和PM2.5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范菊旺;基于底盘测功机测试的机动车劣化对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张雅惠;重庆市大气汞重点人为排放源排放因子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梁涛;哈尔滨市机动车尾气中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原佩琪(Un Puikei);澳门机动车燃油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9 毋波波;北京市柴油车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化学组分排放特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6年

10 张猛;城市道路扬尘排放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4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84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