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06:43

  本文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 出处:《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治理 法律责任 组织形式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实行近40年,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作为我国唯一有资质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红顶机构脱钩改制的完成,环境影响评价中被诟病的红顶中介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目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等,剖析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困局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的路径。全文共有四章:第一章,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发展的概况,并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文件的编制过程和机构内部管理等角度指出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的理论基础。文章介绍了治理理论,利益冲突与利益平衡理论及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并对其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中的应用做了具体分析。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的困境。本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困境的原因。权威型治理模式下政府监管能力有限,中观治理层面行业自律缺失,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不利于其微观治理的实现,法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连带责任的规定亦不完善。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设计,作为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的公众,参与不到位。第四章,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治理的路径建议。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治理中,应建立多中心的治理机制。首先,应完善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行政监管。其次,通过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律职能,加强自律组织自身建设等,真正实现行业自治。再次,通过组织形式的合伙制改革,完善连带责任制度等实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微观层面的治理。最后,通过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实现公众对其他治理主体的监督。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in China in the past 40 year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gencies as China's only qualified commissioned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gencies to provide technical services,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ork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top agencies from restructuring, red intermediary problem has been criticized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has been basically solved. But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uses governance theor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Dilemma appears, and then gives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stitutions.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China'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the machine The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angle of document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points out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gencie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governance, supervision and balance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s and the theory of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power, and on the concrete analysis do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In the third chap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This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Governance Dilemma. The authority of governance mode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of limited capacity, lack of self-discipline middle management level.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gencies adopted corporate form of organiz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joint liability is not Perfect. Due to the lack of rational design of the syste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of public governance, participation is not in place.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gencies, should establish a multi center governance mechanism. Firstly, shoul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secondly, through self-discipline functions entrusted to complete industry associations to strengthen self-discipline, self construction, realize the autonomy of industry. Thirdly,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partnership reform, improve joi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govern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micro level environmental impact. Finall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public supervision on the other the subject of governance.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蕾;;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民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6年23期

2 郭布;罗润麒;;东京都环境影响评价条例[J];环球法律评论;1982年04期

3 宋殿棠;;论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J];法学评论;1984年02期

4 汪丽;;联合国跨国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公约[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2年04期

5 李德杰 ,车俊山;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松、乱、假现象必须纠正──对宁津县宁苏化工有限公司不搞环评被关停的思考[J];山东环境;2002年01期

6 彭东昱;;环境影响评价:预防环境破坏从决策开始[J];中国人大;2002年22期

7 高焰,孔庆珍,李大秋;从《环境影响评价法》看我国当前环境评价制度的进步与不足[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03期

8 梁亚荣;陈利根;;环境影响评价中公民参与权的保障——兼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丽丽;;浅谈构建人文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11期

10 王磊;亓玉军;王冬令;;影视、摄制等文化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分析[J];理论学习;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妹;;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其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欧阳晓光;赵东波;韩奇;孙汉坤;贾小梅;赵志杰;赵芳;钱永涛;刘书娟;;关于火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毛庆国;;深港边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郭爱娣;;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弄虚作假可究刑责[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广君;孙迎春;刘丽敏;刘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伊春林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李宇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管理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胡小华;;世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对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启示[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李丛欢;孙义利;张启众;;环境影响评价中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建议[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李越越;;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探讨[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10 岳沙丽;;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2年

3 甘肃省金昌市环境保护局 梁胜春;重视环境影响评价 减少西部环境风险[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张强;蚌埠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荣获“青年文明号”[N];蚌埠日报;2008年

5 记者胡昕;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专项执法检查组来衡[N];衡水日报;2010年

6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大事记[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健康应列入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红光;将健康影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N];人民日报;2013年

9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第二次公示)[N];安康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陈丽平;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应当细化[N];法制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光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杨晓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铁柱;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5 林驰;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黄正;我国建设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满萍;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袁X;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3 陈杰;中国香港与内地环境影响评价施行状况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丽丽;环境影响评价人文指标体系的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任彩银;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兴隆环境影响评价为例[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张亮;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张琳悦;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志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运鹏;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何其明;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6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86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