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安徽某铁矿排土场废矿石中产酸微生物群落

发布时间:2018-01-11 13:38

  本文关键词:安徽某铁矿排土场废矿石中产酸微生物群落 出处:《环境科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酸性矿山废水 废矿石 嗜酸菌 产酸群落 高通量测序


【摘要】:安徽某铁矿排土场是该铁矿主要的废矿石堆放地.这些露天堆放的废矿石经过长期的氧化,于20世纪70年代在排土场中央形成了一个大型酸水库.此外,在该酸水库周边还存在一些近年形成的小范围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为研究该区域废矿石的产酸潜力及产酸微生物群落,采集了酸水库周边长期堆放的废矿石以及两处新形成AMD周边的废矿石样品共6个,分别为酸水库边1号位裸露1LL,新形成的AMD 5号位旁5J、5Y,6号位旁6-1、6-2和6-3.物化分析表明6个样品酸性均很强,样品1LL的pH最高,也仅为2.77,而其他5个样品的pH均在2.60以下.1LL的电导率为0.32m S·cm~(-1),5号和6号位样品的电导率则高达2.25~7.08 m S·cm~(-1),证明其中含有更高浓度的阴阳离子.1LL中Fe~(2+)的含量为0.80 mg·kg-1,而其它几个样品的含量则为2.91~33.40 mg·kg~(-1),证明1号的样品经过长期的风化,Fe~(2+)基本上已被氧化成Fe~(3+).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表明,5号位和6号位样品中的嗜酸菌主要属于γ-Proteobacteria、Firmicutes、Nitrospira.1号位样品中的嗜酸菌主要属于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Chloroflexi.5号位和6号位样品含有大量的铁硫氧化菌,如Sulfobacillus、Leptospirillum、Acidithiobacillus,证明其中发生着旺盛的产酸过程;而1号位样品1LL微生物群落相对复杂,但基本不存在铁硫氧化菌,原因可能是酸水库周边长期堆放样品中的铁和硫都已经氧化殆尽,基本上不再产酸.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号位样品1LL与另外5个样品微生物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物化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决定性影响.
[Abstract]:An iron ore dump in Anhui is the main waste ore deposit of the iron ore . The waste ores stacked in the open pit form a large acid reservoir in the center of the dump in the 1970s . In addition , there are some small - scale acid mine drainage ( AMD ) formed in recent year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acid reservoir . In order to study the acid - producing potential and acid - produc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the waste ores in the region , 6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long - term stacking of waste or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acid reservoir , and 6 - 1 , 6 - 2 and 6 - 3 respectivel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idophilic bacteria in the samples of No . 5 and No . 6 had been oxidized to Fe ~ ( 3 +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of No . 5 and 6 were mainly oxidized to Fe ~ ( 3 +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of No . 1 and No . 6 samples had been oxidized to Fe ~ ( 3 +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mples 1LL and the other five sampl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had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652015114)
【分类号】:X172;X753
【正文快照】: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是硫化矿物暴露于地表,与水、大气、微生物相互作用,发生氧化性溶解形成的,p H通常小于3,且含有高浓度重金属如Fe、Al、Cu等和SO2-4,危害十分严重[1].在自然界,酸性矿山废水主要由黄铁矿(Fe S2)氧化形成[2].黄铁矿的氧化过程为:2Fe S2+7O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时;全哲学;;人体皮肤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3年03期

2 师舞阳;王淑玉;施剑锋;;酸性矿坑废水及目前研究酸性矿坑废水微生物群落的方法(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5期

3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4 易维洁;贺江舟;曲东;;不同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利用有机酸的铁还原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王秀丽,徐建民,姚槐应,谢正苗;重金属铜、锌、镉、铅复合污染对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6 曾翠平;鲁安怀;李艳;吴婧;王鑫;丁瑞;颜云花;;红壤中微生物群落对半导体矿物日光催化作用的响应[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卓佳;林亮;杨莺莺;林小涛;;芽孢杆菌制剂对虾池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8 叶央芳;闵航;;代谢指纹评估苯噻草胺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短期影响[J];土壤学报;2006年02期

9 曾炜;曾光明;黄丹莲;冯冲凌;胡霜;;铅污染对垃圾堆肥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6期

10 李旭;谢世鹏;胡聪聪;吕铖;徐清萌;邢辉;;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群落构成调查[J];中学生物学;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立平;;分子生态学与微生物群落的动力学监测、结构解析及功能调控[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慧;何晶晶;张颖;徐慧;史荣久;陈冠雄;;选择16S rDNA不同高变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立平;;生态基因组学与复杂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解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玲;张锐;钱培元;;南海海盆微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梦然;南极冰川湖下有各种微生物群落栖息[N];科技日报;2014年

2 华凌;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刘海英;英发现以异糖酸为食的微生物群落[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建国;造纸和农药污染对大凌河微生物群落影响特征[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焦硕;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对石油污染物的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3 王尚;滇藏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刘正辉;东江氨氮污染河段的微生物群落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谢建平;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在两种典型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肖升木;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张衍;化工园区废水排放对杭州湾纳污区域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刘学端;海底及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佳;青岛市不同季节雾霾期与非雾霾期空气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锡梅;基于单碱基识别的qPCR微生物群落定量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黄琼;南昌市PM10和PM2.5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4 胡海啸;基于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海岸带生境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丁红利;添加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6 王梓;东北黑土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7 张旭;淡水水体底泥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微生物指标评价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8 钱茜茜;腌干鱼加工过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及产胺菌的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9 张倩;若尔盖铀矿区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对外源铀的响应[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相沙沙;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9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09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