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子及其减排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1 17:17

  本文关键词:中国碳排放影响因子及其减排路径研究 出处:《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碳排放影响因素 EKC假说


【摘要】:能源作为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物质资源,是经济系统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资。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如何协调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应对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地理论支持。主要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1.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物料衡算法对1970—2012年间我国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我国碳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归纳和总结了我国碳排放现状及其特点。2.在分析总结York等人的相关研究模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在IPA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STIRPAT (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PAT)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总体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参数的求解过程中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采用了岭回归分析法。同时通过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冲击和影响程度。3.清我国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借助于变形的STIRPAT模型,对全国及其各省碳排放的EKC假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总体上还没出现倒“U”型曲线,但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出现倒“U”型曲线。
[Abstract]:As a basic material resource for human surviv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energy is the basic factor of production of economic system. It is also the basic material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highligh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ow to coordinate the energy-environment-economic 3E) system has become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our country,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provide reliabl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in China.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material balance algorithm is selected to measure the carbon emissions from 1970 to 2012 in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2.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models of York et al. Based on the IPAT model, the STIRPAT st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AT-type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nd in order to avoid multiple collinearity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parameters. Ridg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of VAR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impact degree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clarified. With the help of the deformed STIRPAT model, the EKC hypothe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ted "U" curve has not been found in China as a whole, but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 inverted "U" curve appears in the three places of Tianji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2 莱斯特R.布朗;李康民;;美国向大规模降低碳排放迈进:两年下降9%[J];世界环境;2009年06期

3 李皓;;算一算自家的碳排放[J];科技潮;2010年01期

4 ;碳泄露[J];求是;2010年04期

5 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李颖;;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4期

6 ;法国政府宣布搁置碳排放税计划[J];节能与环保;2010年04期

7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4期

8 张超;;碳排放、家庭与城市发展[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9 姜鑫民;;正确看待中国碳排放增加[J];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20期

10 ;欧盟将制定2013年碳排放目标[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光;刘卫东;;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初枝;黄贤金;;江苏省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黄贤金;胡初枝;;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婕;肖荣波;江海燕;艾勇军;;广州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华斌;今年下半年将开征碳排放税[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学梅;法搁置碳排放税计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 陈武 国网能源研究院硕士 常燕;中国碳排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佳;寻求碳排放计算新方法[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记者 雷新;2011年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24%[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暨南大学教授 孙东川;是碳排放,还是碳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7 公管学院;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N];新清华;201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小川;北京碳排放权指标交易开放在即[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李荣;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记者 杨汛;碳排放罚款“第一单”两周内下发[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黄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炎亭;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钱明霞;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5 鲁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尔俊;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AMZATH AHMED(阿迈德);马尔代夫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因果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8 杜刚;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欧元明;中国省域碳排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立芸;公平与效率权衡下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及减排成本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2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赵明;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王天格;基于我国碳排放制度下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吴梅;江苏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刘柏利;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8 柯晓蕾;民法视野下的碳排放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9 战文娟;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10 段康;基于重置成本法的碳排放权价值评估[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0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10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