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臭氧氧化法的含难降解水溶性高分子污染物废水的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9:19

  本文关键词:基于臭氧氧化法的含难降解水溶性高分子污染物废水的处理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黄腐酸 聚乙烯醇 臭氧 超声 催化剂 降解


【摘要】:我国属于世界上严重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而水体的大量污染使得水资源短缺状况愈发突出。废水中很大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尤其是水溶性高分子污染物,产量多、危害大,将其直接排放自然水体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对该类水溶性高分子污染物进行预处理。黄腐酸(FA)及聚乙烯醇(PVA)属于水溶性难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其中FA作为一种芳香族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及垃圾渗滤液中,而PVA属于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医疗和生活等多领域广泛存在。由于这两种污染物的广泛存在性及对环境的危害性,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高级氧化法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一类新技术,其中的臭氧氧化法因具有氧化性强、反应迅速且能氧化水中大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而超声及催化剂的加入也极大地提高了臭氧类氧化法的氧化效率。论文首先以FA为主要代表性目标污染物,采用单独臭氧(O_3)、臭氧-超声(O_3/US)及臭氧-超声-催化剂联用方法(O_3/US/Fe~(3+))对其进行降解,以FA和COD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就影响因子、协同效应、降解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将联用处理方法应用于PVA的预处理,为氧化体系的广泛应用性提供理论依据。在O_3、O_3/US及O_3/US/Fe~(3+)三类降解体系中,FA降解率普遍较高,这说明臭氧类高级氧化体系可高效地降解FA大分子物质。在单独O_3体系中,通过对FA的COD去除率的考察可知:增加臭氧通入速率、提高pH值及增加反应时间均能使COD去除率上升。在O_3/US体系中:20 kHz,中性pH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较高。在臭氧-超声-催化剂体系中:催化剂对反应的强化顺序为Fe~(3+)Fe2+Mn2+Cu2+,故后续采取Fe~(3+)作为联用处理方法的催化剂;pH对O_3/US/Fe~(3+)联用工艺的影响较大,在pH=5时催化效果最佳,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及FA初始质量浓度的降低,COD去除率有所升高;通过配制低(20 mg/L)、中(100 mg/L)、高(200 mg/L)浓度FA废水进行正交试验,在实验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分别为100%、89.2%、69.2%,其中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最大。依次采用O_3、O_3/US、O_3/Fe~(3+)、US/Fe~(3+)、O_3/US/Fe~(3+)五种方法降解FA废水,对FA的去除率依次为99.5%、99.6%、99.6%、30.5%、99.9%,对TOC的去除率依次为15.3%、41.2%、38.1%、6.7%、63.5%,对COD的去除率依次为43.5%、61.8%、70.2%、18.1%、89.2%,O_3/US/Fe~(3+)相比单独O_3氧化法对TOC与COD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8.2%、45.8%,去除率较高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臭氧、超声及催化剂的协同作用提高羟基自由基产率,另一方面铁离子的絮凝沉淀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起到促进作用。利用O_3/US/Fe~(3+)对PVA进行降解实验并探究其影响因素,联用处理方法同样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强化了PVA的处理效果。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O_3/US/Fe~(3+)相比于单独O_3氧化方法对TOC及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5.2%、47.9%。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O_3/US/Fe~(3+)联用体系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含水溶性高分子难降解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Abstract]:In the system of O _ 3 , O _ 3 / US and O _ 3 / US / Fe ~ ( 3 + ) , the removal rate of FA and COD is high . In the system of O _ 3 , O _ 3 / US and O _ 3 / US / Fe ~ ( 3 + ) , the removal rate of FA is higher . In the system of O _ 3 / US / US and O _ 3 / US / Fe ~ ( 3 + ) ,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s higher . In the system of O _ 3 / US / US and O _ 3 / US / Fe ~ ( 3 + ) ,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s higher . In the system of O _ 3 / US / US and O _ 3 / US / Fe ~ ( 3 + ) , the catalytic effect is the best . The removal rates of TOC and COD were increased by 48.2 % and 45.8 % , respectively , and the removal rates of TOC and COD were 54.3 % , 41.8 % , 70.2 % , 60.7 % and 69.5 % , respectively . The removal rate of TOC and COD were 15.3 % , 41.8 % , 70.2 % , 60.7 % , 89.2 % , respectively . 47.9 % . Therefore , the O _ 3 / US / Fe ~ ( 3 + ) system constructed by the Institute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containing water - soluble polymer which is difficult to degrade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0年国际水溶性高分子研讨会(中国)征文启事[J];精细化工;2010年08期

2 ;2010年国际水溶性高分子研讨会(中国)征文启事[J];石油化工;2010年09期

3 樊铁波;刘利军;;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性能浅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房存金;;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1期

5 ;2010年国际水溶性高分子研讨会(中国)征文启事[J];工业水处理;2010年07期

6 ;2010年国际水溶性高分子研讨会(中国)征文启事[J];工业水处理;2010年08期

7 尚尔和;化妆品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第一讲 概论[J];日用化学工业;1986年01期

8 尚尔和;化妆品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第二讲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化妆品中的主要功能[J];日用化学工业;1986年02期

9 尚尔和;化妆品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第三讲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J];日用化学工业;1986年03期

10 严名山,温文鹏,邹忠桂,朱纯熙;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在型砂中的应用[J];铸造;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旭;廖世军;;以水溶性高分子作辅助模板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介孔氧化硅[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密丹;周震;刘尊忠;;粉体颗粒-水溶性高分子稀溶液电导率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3 甘志华;毛静;魏振柯;孙培健;张玉;贾兵;王凡;;功能化的水溶性高分子和生物降解两亲性高分子的可控聚合与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王源升;杨雪;余红伟;;水溶性高分子降噪性能的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曾敏峰;孙旭东;姚献东;郑厚天;王芸;夏亚一;郝小鹏;王宝义;王天民;齐陈泽;;壳聚糖/水溶性高分子共混体系的自由体积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红;水溶性高分子需打造行业“航母”[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郝喜海 尹美林 林益平;钢带流涎成型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缺陷控制[N];中国包装报;2002年

3 记者 龚莉 通讯员 周建宏 严冬;共同打造“中国水都”[N];襄阳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辛霞;水溶性高分子的物化性质及其与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2 邢新明;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郑庆康;水溶性高分子在气液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珍;基于臭氧氧化法的含难降解水溶性高分子污染物废水的处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石少波;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粘度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郝振华;氢键局域协同驱动的水溶性高分子温敏特性[D];湘潭大学;2012年

4 魏志娟;水溶性高分子在高硅Y型沸石合成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力;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在金属螯合和抗冻性能中的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20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20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