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榨菜废水MFC多周期运行产电性能及COD降解

发布时间:2018-01-26 12:48

  本文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高盐高浓度榨菜废水 多周期运行性能 稳定功率输出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构建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MFC)处理高盐高浓度榨菜废水,实现了污水处理与能量回收的双重目的.高盐高浓度榨菜废水MFC多周期运行过程中性能研究表明,该MFC可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在1000Ω外接电阻间歇运行条件下,电池运行至第5周期时产电性能达到最佳,最大功率密度、电池内阻及开路电压分别为:7.44W/m~3、88Ω、746mV,COD去除率及库伦效率分别为:(65±2.5)%、(19.3±1)%.启动成功后污染物去除效果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缓慢提高,运行至第8周期时COD去除率为(73±3.3)%,而库伦效率缓慢降低,最大库伦效率为(19.3±1)%.此外,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阳极出水pH值不断减小,酸化程度不断加重.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系统稳定功率输出所对应的外阻为500Ω左右.实验过程中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出现了回折现象.
[Abstract]:A two-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 system (MFC) was constructed to treat high salt and high concentration pickled vegetable wastewater. The dual purpos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energy recovery was realized. Th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salt and high concentration pickled vegetable wastewater MFC during multi-cycle operation showed that the MFC could be used for a long time and high efficiency. Stable oper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000 惟 external resistance intermittent operation, when the battery runs to the fifth cycle,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is optimal, and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is achieved.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and Coulomb efficiency of the battery with internal resistance and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7. 44 W / m ~ 3 ~ (88) 惟 ~ (746)? M ~ (-1) were 65 卤2.5% respectively. After start-up, the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d slowly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running time,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73 卤3.3 at the 8th cycle, while the Coulomb efficiency decreased slowly. The maximum Coulomb efficiency is 19.3 卤1g. In addition, the pH value of anodic efflu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unning time. The degree of acidizing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The external resist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teady power output of the system is about 500 惟 during the long-term operation. The power density and polarization curve of the system are revers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3041)
【分类号】:X792;TM911.45
【正文快照】: 榨菜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高盐高浓度的加工废水[1].现今,榨菜废水主要采用厌氧技术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好氧技术进一步处理,为达标排放,通常会增加物化单元进行强化处理[1].然而常规的好氧技术能耗和运行费用高,并且污泥产量大,污泥的后续治理费用也较高[2].另一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颢;石晓勇;张传松;王修林;;2004年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COD分布及其与赤潮关系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08年12期

2 西岗;严明君;;根椐缺口处的COD测量结果确定动态撕裂试验中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一种方法[J];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1983年06期

3 ;COD标准物质的研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88年02期

4 王雅心;环境标准物质探讨及含有干扰组分的COD标准物质的研制[J];环境科学研究;1995年03期

5 韦蔓新;何本茂;;钦州湾近20a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Ⅳ有机污染物(COD)的含量变化及其补充、消减途径[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6 赵兰英;韩星;;电厂灰排水COD超标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电力环境保护;1988年04期

7 杨兆祥;;环氧氯丙烷污水中COD的测定[J];齐鲁石油化工;1992年04期

8 鲁志康;裂纹顶端张开位移COD临界值δ_C的研究[J];上海金属;1999年04期

9 刘涛;包木太;李希明;郭省学;汪卫东;;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中COD的去除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年11期

10 徐军;李世勇;郭亮;李养池;张新发;薛斌;;钻井液废液COD降除研究[J];油田化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杭;郭钊;徐凯宇;;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本征COD边界积分方程解法[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学丽;谢正苗;董甜甜;陈建军;;污泥制备活性炭及其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优化[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3 李军幸;张克强;张洪生;李野;杨鹏;梁军锋;张金凤;;复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廊道式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COD去除特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玮;;造纸行业减排COD的实用综合治理技术[A];重点行业COD减排实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蔡艳荣;丛俏;曲蛟;李悦;;大凌河排污口COD_(Cr)与BOD_5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田密;曾思育;杜鹏飞;;“十一五”COD减排目标实现的障碍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7 包陈;蔡力勋;石凯凯;;直通型CT试样COD弹塑性换算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刘广君;孙铁珍;;汤旺河流域天然林地对河水水质参数COD_(Mn)的影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李瑞萍;王高尚;骆建华;耿诺;王安建;;我国能源、重要资源消费与环境污染趋势分析——以SO_2和COD污染物为例[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10 赵永坤;朱昌雄;李良生;于化泓;;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妙丽;我省COD减排幅度全国第一[N];浙江日报;2007年

2 记者 彭展;环己酮废水处理新技术使COD减九成[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蒋朝晖 通讯员 杨勇 张明云;玉溪COD减排位居全省前列[N];中国环境报;2014年

4 司建楠;造纸业成工业COD减排重点[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记者 阮冰莹 实习生 张思翰;COD减排达到预期目标[N];潮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胡惠玲邋通讯员 周五新;蠡县COD全年将减排252.29吨[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马慧、张军剑;呼图壁县实现COD减排415.5吨[N];昌吉日报;2010年

8 实习记者 陈飞;我市COD减排降幅居全省第一[N];咸阳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杨丕华 记者 王密;“昆明滇投”肩负昆明市95%新增COD减排任务[N];昆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闫s,

本文编号:1465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65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