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资源环境支撑视角下的干旱区城市区位研究——以河西走廊城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4 12:53

  本文关键词: 干旱区 城市区位 生态环境 水土资源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水土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影响城市区位的优劣。将资源与环境作为关键因子引入到干旱区城市区位研究中,采用"状态指数"法、综合交通可达性赋值测度法和区位熵分析河西走廊城市区位状况。结果表明:河西五市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区位多项指标处于危机和预警状态,张掖市相对最优;城市间交通区位差别较大且对内、对外交通基础设施不协调,嘉峪关市交通区位最好,交通可达性指数是金昌市的1.8倍;公共设施发展不均衡,具有区位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张掖市和酒泉市。根据区位因子优劣的分析结果,为河西走廊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Abstract]: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facilities are important supporting factors of urban development, which affect the quality of urban loc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s key factors into the study of urban location in arid areas. The "state index" method was used. Comprehensive traffic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location entropy analysis of urban location in the Hexi Corrid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tion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five cities of Hexi is in crisis and early warning state. The relative optimum of Zhangye city; The traffic location of Jiayuguan is the best and the traffic accessibility index is 1.8 times that of Jincha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industrial department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Zhangye and Jiuqua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location factor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Hexi Corridor.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西走廊经济带绿洲型城镇簇群空间成长过程、机理及管治研究”(编号:41271133)
【分类号】:F299.27;X24
【正文快照】: 区位论是研究人类活动最优空间的理论[1],城市区位研究以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为开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修正拓展,在城市形成与发展动力、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城市区位研究已从最初单一职能的空间均衡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型扩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仲伯,李万;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6期

2 吴丁丁;江西省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3 王秋梅;付强;孙楠;王立坤;;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于宝珠;付强;赵静;姚巍;纪毅;;区域水土资源复合系统风险分析研究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2期

5 侯薇;刘小学;魏晓妹;;陕西关中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1期

6 蒋寒荣,韩清;阿尔泰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地理;1980年02期

7 ;支鲁沟流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四川水利;1995年04期

8 王万茂,李玉英,朱德明;太湖水土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年06期

9 张文渊;水利工程管理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1999年02期

10 任烨,梁文辉;构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三结构模式——以陇东(平凉)黄土高原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付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成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粮食安全风险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艳;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吕添贵;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与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卢亚静;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与联合调控[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

5 耿庆玲;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及其匹配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燕;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7年

2 张翔;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庄妍;延安市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田雅雯;桦南县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志新;西辽河平原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陈红梅;黑龙江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7 杨齐祺;区域水土资源匹配分析的智能建模方法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孙靖陶;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价值转换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洁云;新疆水土资源的综合承载力评价及耦合分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陶国通;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潜力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49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9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