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盐度对未驯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07 12:38

  本文关键词: SBR 盐度 微生物活性 硝化 反硝化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取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未经驯化的污泥通过间歇实验测定含盐条件下的微生物活性,对比分析盐度对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影响.活性测定包括比氨氧化速率(SAOR:0~30gNaCl/L)、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SNIOR:0-15gNaCl/L)、比亚硝酸盐反硝化速率(SNIDR:0-35gNaCl/L)、比硝酸盐反硝化速率(SNADR:0-40gNaCl/L)、内源比亚硝酸盐反硝化速率(E-SNIDR:0-25gNaCl/L),内源比硝酸盐反硝化速率(E-SNADR:0-5gNaCl/L)、比耗氧速率(SOUR:0-30gNaCl/L)和脱氢酶活性(DHA:0-80gNaCl/L),结果表明,盐度为5gNaCl/L时,能够提高SNIDR和SOUR;15gNaCl/L时,SAOR和SNIOR的活性系数(AC)分别下降至46%和1%,亚硝酸盐氧化菌比氨氧化菌更容易受到盐度的影响;当盐度高于10gNaCl/L时(含10gNaCl/L),SNIDR和SNADR的AC比SAOR及SNIOR高,反硝化菌比硝化菌对盐度的耐受性更强;NaCl浓度高达80g/L时仍能检测出DHA,说明微生物仍具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Abstract]:Unacclimated sludge from sequencing batch activated sludge reactor (SB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icrobial activity under salt condition by intermittent experiments.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on nitrifying bacteria and denitrifying bacteria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activity measurements included the specific ammonia oxidation rate of SAOR0: 30 g NaCl / L, the specific nitrite oxidation rate of 30 g NaCl-L / L, the specific nitrite denitrification rate of 0-15 g NaClL / L, the specific nitrite denitrification rate of 0-35 g NaCl-L / L, the nitrate denitrification rate of SNADR0-40 g NaCl-L / L, the endogenous ratio of nitrite to nitrite.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 is E-SNIDR: 0-25g NaCl-L, the endogenous specific nitrate denitrification rate is E-SNADR: 0-5g NaClL / L, the specific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is SOUR-0-30g NaClL / L) and th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s DHA: 0-80g NaCl-L / 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alinity was 5 g NaCl / L, the activity coefficients of saor and SNIOR decreased to 46% and 1, respectively. 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salinity than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when salinity was higher than 10 g NaCl / L, AC of SNIDR and SNADR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SAOR and SNIOR. Denitrifying bacteria could still detect DHA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aCl was as high as 80g / L, which indicated that microorganisms still had the ability of catalytic redox rea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3-008)
【分类号】:X703;X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学毅;;盐度的最新定义和标准[J];海洋科技资料;1980年05期

2 陈贞奋,黄万红,林树祺;小球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4期

3 陈德岭;盐度能——一种潜在的能源[J];自然杂志;1991年04期

4 蔡清海,吴善,阮秀凤;厦门西海域盐度的变化[J];热带海洋;1993年03期

5 林岗,许友勤,饶小珍,陈木仙;盐度对龟足胚胎及幼虫发育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舒超华;张珂;洪美玲;谢迪;刘启超;史海涛;;盐度胁迫对红耳龟生长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四川动物;2012年06期

7 H.H.朱保夫;温、盐度不同的海水混合时的密度增大作用[J];海洋与湖沼;1959年02期

8 陈国华,韦子兴,薛春才;主要电解质组成对电导盐度和比重的影响——一种加和性关系[J];海洋与湖沼;1981年05期

9 林鹏,陈德海,李钨金;两种红树叶的几种酶的生理特性与海滩盐度的相关性初探[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4年03期

10 王思杰;盐度的分布及变化特征[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倩;徐兆礼;韩金娣;;盐度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总丰度影响的分析[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童燕;陈立侨;庄平;章龙珍;彭士明;宋超;李二超;;急性盐度胁迫对施氏鲟的皮质醇、代谢反应及渗透调节的影响[A];2006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伟;常亚青;丁君;;结冰初期葫芦岛海水养殖区冰层及冰下水体环境要素变化[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吕敏;;盐度骤变南美白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分析[A];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沈朝晖邋盛德清;宁大一项目列入国家“973计划”前期专项[N];宁波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闵伟;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佟晓林;提高卫星微波遥感海面盐度反演精度的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朝;基于机器学习的海面盐度遥感反演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马文韬;基于Aquarius卫星的盐度遥感误差与复杂海面微波辐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严美姣;人工养殖暗纹东方渶对环境盐度适应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孟宪亮;刺参和潮间带螺类对温度和盐度胁迫的生理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周博天;海面盐度多源遥感协同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侯俊利;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及其脂肪营养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绪刚;中华鲟海水适应过程中生理变化及盐度选择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罗小峰;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盐度对鲤鱼繁殖及相关指标的影响[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丽;花鳗鲡幼鳗VHA、NKA及FXYD11基因适应盐度变化的分子调节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默然;奥陆湾物理环境的年际变化[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4 杨琳;低盐胁迫对灰海马存活、生长、渗透压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蔡清洁;pH和盐度对大型n炆闶承形翱鼓嫦煊Φ挠跋靃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6 刘敏;不同温度和盐度对施氏獭蛤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7 朱晓华;HN-02菌脱氮性能与抗氧化酶体系对盐胁迫响应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沈永龙;盐度对瘤背石磺体组成、消化生理及渗透压调节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9 马荣华;枯水期珠江口冲淡水及盐度锋面的数值模拟分析[D];中山大学;2015年

10 黄道梅;不同盐度的工业化盐渍萝卜多菌协同发酵过程中菌相变化与风味品质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94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94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