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高盐有机废水中盐的去除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0 04:02

  本文关键词: 超临界 亚临界 类水滑石 除盐 出处:《中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浓度含盐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废水中高浓度的可溶性无机盐和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土壤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造成破坏。目前,传统的除盐方法耗时长、运行费用高、限制条件较多的特点,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处理这类高盐有机废水时具有去除率高、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但是废水中含盐量增多或者含有大量氯离子时,会使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反应器发生阻塞和腐蚀,最终迫使SCWO装置停机、清洗、装配、压力测试和重新启动,严重影响了SCWO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对高盐有机废水中盐的去除研究,对生态保护和人类将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亚临界条件下,实验室配置10%和5%的氯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钙溶液,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温度和压力对其溶解度的影响。(2)采用制备类水滑石的方法,通过控制二价、三价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最佳配比以及各种参数的控制以寻求去除氯离子的最优条件,从而确定最佳参数。在最优参数下,对于实际废水的处理尽可能地将处理成本降至最低,使其达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研究表明:(1)在亚临界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强,对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硝酸钙溶液进行处理,收集出水、釜底残液及放空阀的出水,最后测定盐的浓度。三种盐均在高温低压条件下获得最优参数:在350℃,5MPa下,NaCl的去除率为83%,达到峰值;在350℃,4MPa下,Na2SO4的去除率为92%,达到峰值;在350℃,7MPa下,Ca(NO3)2的去除率为62%,达到峰值。(2)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氢氧化钙和偏铝酸钠与水中氯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Ca2Al(OH)6Cl,以达到去除氯离子的效果。通过改变原料的投加方,进一步提高氯离子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Ca2+:Al3+:Cl-摩尔比为10:4:1,投加方式1:2,氯离子去除率高达90%。在最优条件下对山西某发电厂高氯废水进行处理,表现出该方法的实用性。将实验中获得的Ca2Al(OH)6Cl物质投入到实际电厂原废水中,结果发现,原废水中的重金属Mn去除率高达99%,其它重金属离子也具有一定去除效果。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industry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high salt concentration in the wastewater pollutants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ex, toxic organic soluble inorganic salt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and difficult degradation in wastewater will 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soil and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damage.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salt removal method long time, high operation cost, limited conditions more features, and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echnology has high removal rate in handling this kind of organic wastewater with high salinity, fast reaction speed, no two pollution, but the salt content in waste water by increasing or containing large amounts of chloride ions, the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SCWO) reactor blocking and corrosion, forcing SCWO device downtime, cleaning, assembly, pressure test and restart, seriously affect the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of SCWO device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organic wastewater with high salinity salt Study on the removal of the healt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uman.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under subcritical conditions, laboratory configuration 10% and 5% sodium chloride, sodium sulfate and calcium nitrate solution, using the control variable method, respectively study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the solubility (2).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hydrotalcite, by controlling the price of two, control of trivalent metal cations and anions and the best ratio of various parameters to fi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removal of chloride ion, so 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the actu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s far as possible the processing costs to a minimum, to achieve the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1) under subcritical conditions, b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the reaction kettle, Na2SO4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Cl, calcium nitrate solution processing, collecting water, bottom residue and vent The valve outlet,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alt. Three kinds of salt were obtaine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in the condition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pressure: 5MPa at 350 C, the removal rate of NaCl was 83%, reached the peak; at 350 C for 4MPa, the removal rate of Na2SO4 is 92%, reached the peak; at 350 C for 7MPa. Ca (NO3) 2 removal rate is 62%, reached the peak. (2)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using calcium hydroxide and sodium aluminate and chlorine ion binding to form insoluble precipitates of Ca2Al (OH) 6C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moval of chloride ion effect. By changing the dosage of raw material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hlorine 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2+: Al3+: Cl- = 10:4:1, adding 1:2, the removal rate of chloride ion of high chloride wastewater in a power plant in Shanxi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up to 90%., show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obtained Ca2Al (OH) 6Cl material into the actual the original power plant waste wa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removal rate of heavy metal Mn in the original waste water is as high as 99%, and the other heavy metal ions also have a certain removal effe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有机废水高效处理装置研制成功[J];化工设备与防腐蚀;2002年01期

2 ;沪引进有机废水治理新技术[J];辽宁化工;2002年05期

3 黄育新,周文华,危恒毅,杨辉荣;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治理利用技术[J];广州化工;2003年01期

4 ;南大资助教授攻关有毒有机废水[J];辽宁化工;2003年01期

5 ;高浓度有机废水有“克星”[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4期

6 陈林;;超声技术在处理有毒有机废水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10年11期

7 赵中平;;有机废水漫流灌溉与净化的初步评估[J];上海环境科学;1989年12期

8 别如山,李炳熙,陆慧林,杨励丹,李保平,王振中;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流化床焚烧炉[J];锅炉制造;2000年01期

9 ;有机废水高效处理设备简介[J];化工科技;2000年01期

10 韩相奎,崔玉波,王海东,林英姿,王翠兰,李晓君;有机废水酸化处理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毋伟;高爽;涂伟霞;陈建峰;;颗粒稳定乳液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何铁石;周正发;封燕;张晶;徐卫兵;;电纺纤维负载硫属锌光催化剂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胡加茂;余志龙;;焚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4 胡加茂;余志龙;;焚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朱志昂;;磁电效应在玉米淀粉有机废水回收利用应用实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李维军;曹鹏;李春;鲁建江;;好氧-厌氧耦合法处理番茄酱加工有机废水的基础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星发;郑正;毕树平;;有机废水电催化处理系统及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罗慧东;曾国驱;王文秀;李登兰;孙国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怡;李裕如;卢建国;;高氨氮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姚树山;王艳;胡艳;智丽飞;刘忠文;刘昭铁;;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兴刚邋张建民;有机废水治理难在哪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梁隽 罗开林;水晶集团有机废水治理工程开工[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记者 马云霄;高浓度有机废水从此“有治”了[N];黑龙江日报;2005年

4 彭万峰;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好帮手[N];中国水利报;2003年

5 蔡忠仁;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有了新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8年

6 张淑英;高浓度有机废水有克星[N];中国化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东 实习生 朱海;环保高科技走进平民生活[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特约记者 李权生;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难题初解[N];中国化工报;2002年

9 钟昕;有效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李永福 王作宏;我市五大高新工业项目获省支持[N];三峡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尤世界;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中的产电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李天成;重金属有机废水电生物修复及生物膜结构与生物吸附模拟[D];天津大学;2003年

3 刘亚纳;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生化法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刘春爽;有机废水同步脱硫脱氮组合工艺运行特性及关键影响因素[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廷沣;Mg-Zn-Ca非晶在降解有机废水上应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2 武杰;高盐有机废水中盐的去除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昝牧然;石化有机废水环境风险识别及利用绿色能源的电化学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俞晟;电解催化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6年

5 薛磊;高浓度有机废水可酸化性测定及应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徐爱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倪鑫鑫;电化学—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栗勇田;太阳能电池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军贤;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备油脂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高爽;皮可列乳液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18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18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