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烟台港栾家口港区海上溢油数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8-02-21 03:08

  本文关键词: 海上溢油 数学模型 油膜扩展 运动轨迹 水动力模型 出处:《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海上溢油油膜的扩散及漂移,建立了烟台港栾家口港区附近海域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型网格采用有限元三角网格剖分模型,用调和分析法确定模型边界条件。溢油油膜的扩展及漂移考虑了风场和流场的作用,并借助水槽试验验证油膜扩展公式的正确性。对栾家口港区溢油模型进行潮位、流速以及流向验证,说明模型的适用性。依据所建立的溢油模型,对栾家口港区附近海域在不同风况条件下溢油运动轨迹及扩展范围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溢油点瞬时溢油与连续溢油的油膜运动轨迹的成因、比较了不同工况油膜扩展过程,为海上溢油事故影响范围预测和应急处理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usion and drift of oil spills at sea, a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sea near Luanjiakou Port in Yantai Port was established. The finite element triangulation model was used to mesh the model.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model a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harmonic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wind field and flow field are considered in the expansion and drift of oil spill film,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oil film expansion formula is verified by flume test. The tidal level of the oil spill model in Luanjiakou Port area is carried out. Verification of flow rate and flow directio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oil spill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oil spill motion trajectory and its spreading range in the sea area near Luanjiakou Port area under different wind conditions are calculated. The causes of the oil film motion trajectory between the instantaneous oil spill and the continuous oil spill at different oil spill points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cess of oil film expans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compared.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impact range of oil spill accid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
【分类号】:X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邦和;;美国的海上溢油鉴别系统[J];海洋开发;1986年02期

2 蔡扬;牟林;李欢;宋军;迟永祥;管承扬;李程;;海上溢油数值模型研究进展(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02期

3 安居白,张永宁;发达国家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现状分析[J];交通环保;2002年03期

4 宋佳;上海海上溢油抢险启用选进设备[J];港口科技动态;2002年06期

5 庄学强;陈坚;孙倩;;基于“3S”技术的海上溢油信息系统设计与初步实现[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刘伟峰;孙英兰;;海上溢油运动数值模拟方法的探讨与改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迟菲;陈安;;海上溢油事件防范与应急管理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的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07期

8 强恩芳;;中国与韩国海上溢油应对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框架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3期

9 杨庆霄,徐俊英,李文森;海上溢油溶解过程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2年03期

10 刘华,张禹负,,王维兴;海上溢油分散剂的界面性质与分散作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虎;应荣昒;刘炜;石爱国;杨宝璋;;海上溢油油流预报的三种模式[A];2008船舶防污染管理论文集[C];2008年

2 林建国;殷佩海;徐洪磊;;预测海上溢油动态的快速算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3 褚家成;;海上溢油生物降解研究与展望[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4 吴海涛;乔冰;谢月亮;李思源;周永生;凌萍;肖峰;赵彦;;海上溢油风化模拟装置的研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志莉;杨毅;侯立安;;基于遥感技术的突发海上溢油污染预测研究[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林建国;殷佩海;;海上溢油动态的应急预报[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杨君国;;增强海上溢油应急队伍反应能力建设,做好海上防治污染工作[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8 乔冰;褚家成;赵平;俞沅;李筠;;海上溢油应急计划的编制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李思源;肖峰;周永生;赵彦;谢月亮;凌萍;黄开胜;黄伟林;乔冰;吴海涛;;海上溢油风化模拟过程中海水水质变化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乔冰;唐孝炎;;海上溢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与风险防治[A];海峡两岸“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暨集装箱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瑜;四艘专业船回收大连海上溢油[N];科技日报;2010年

2 周海斌 夏佳娜;浙江开展海上溢油演练[N];中国船舶报;2010年

3 记者 黄继妍 通讯员 陈庆华;江西海上溢油环保船驰援大连[N];江西日报;2010年

4 记者 石玉平;加强装备建设 提升海上溢油应急能力[N];中国船舶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一丁;海上溢油应对机制有待整合加强[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通讯员 张学好;连云港举行海上溢油应急演练[N];中国水运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郑娜;我启动海洋灾害应急机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王小聪;我国正编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N];中国水运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秋蓉;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实现巨大飞跃[N];中国海洋报;2009年

10 记者 马书平邋林红梅 李建;海陆空联动,我举行最大规模海上溢油演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志宇;海上溢油风化过程的研究及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2 兰国新;海上溢油遥感光谱信息挖掘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宁;基于GIS的珠海海域海上溢油预测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雅明;海上溢油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郑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海上溢油检测小型化装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刘剑;海上溢油物理清污方法的评估、优化及快速决策[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李冰绯;海上溢油的行为和归宿数学模型基本理论与建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牛亚琴;基于遥感图像的海上溢油现象识别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7 李飞;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冯亮;海上溢油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徐洪磊;海上溢油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10 梁伟平;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预防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0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20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