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爱胜蚓对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代谢的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响应
本文关键词: 四溴双酚A 赤子爱胜蚓 急性暴露 亚急性暴露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出处:《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核磁共振一维氢谱研究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急性暴露与亚急性暴露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代谢影响.通过设置不同剂量TBBPA进行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投影分析法(OPLS)比较急性和亚急性暴露下蚯蚓的代谢差异,研究蚯蚓代谢水平与暴露剂量的关系,以找出差异代谢物作为TBBPA毒性效应的代谢标志物.结果表明,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均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剂量染毒组间的代谢差异,且TBBPA暴露剂量越大,蚯蚓体内代谢与空白组的差异越大.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后,亮氨酸、赖氨酸和甜菜碱等代谢物剂量随TBBPA剂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亚急性暴露中的变化幅度大于急性暴露.TBBPA暴露剂量为100 mg·kg~(-1)时,赤子爱胜蚓受到毒害作用,体内代谢物变化显著,代谢平衡遭到破坏,差异代谢物对毒性效应的指示作用比较敏感.甜菜碱、亮氨酸和赖氨酸可作为标志性代谢物揭示TBBPA对赤子爱胜蚓在渗透压调节、能量供给以及免疫功能方面的毒性效应,为进一步探索TBBPA毒性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Abstract]:The effects of acute and subacute exposure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 on the metabolism of Eisenia fetida were studied by 1D NMR. Acute and subacute exposures were carried out by setting different doses of TBBPA.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projection analysis (OPL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earthworm metabolism between acute and subacute exposure,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abolic level of earthworm and the exposure do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ute exposure and subacute exposure could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of metabolism between groups exposed to different doses of TBBPA, and the higher the exposure dose of TBBPA was. After acute and subacute exposure, the dose of leucine, lysine and betain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BBPA dose. The changes in subacute exposure were larger than that in acute exposure. TBBPA exposure dose was 100 mg 路kg ~ (-1). Betaine, leucine and lysine can be used as symbolic metabolites to reveal the toxic effects of TBBPA on osmotic pressure regulation, energy supply and immune function.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toxic mechanism of TBBP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1487)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303106) 国家重点基础性科技专项(No.2013FY111100)~~
【分类号】:X1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雅莉;;温度对大平二号赤子爱胜蚓呼吸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1993年04期
2 弭晓菊,李洁,冯树丹;实验增强赤子爱胜蚓纤溶酶活性及临床使用效果[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3 彭先凤,陶建宁,杨继虞;赤子爱胜蚓五种纯化纤溶酶的理化性质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1999年04期
4 陈丽红;刘征涛;方征;王晓南;王婉华;;老化土壤中铅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4年04期
5 李遂焰,李清漪;赤子爱胜蚓碱性磷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曲甍甍,徐韵,陈海刚,李兆利,孙立伟,徐迪今,孔志明,杉浦则夫;三种兽药添加剂对土壤赤子爱胜蚓的毒理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7 郑森林;宋玉芳;邱晓燕;孙铁珩;张薇;M.L.Ackland;;苯并[a]芘对赤子爱胜蚓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8 周娟;颜增光;蒋金炜;汤清波;李发生;;几种典型土壤中铜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差异比较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08年04期
9 曾强;程文文;蔡凤云;胡传禄;王婧;杨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致赤子爱胜蚓体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0年05期
10 丁帅;方志翔;刘标;沈文静;孟军;;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薛银刚;王晓蓉;孙成;蔡焕兴;徐东炯;;荧光定量PCR研究四溴双酚A对赤子爱胜蚓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董炜华;殷秀琴;辛树权;;赤子爱胜蚓对不同猪粪和秸秆分解作用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周娟;颜增光;关亮;蒋金炜;汤清波;李发生;;我国典型土壤中外源镍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伟;朱鲁生;王军;谢慧;王金花;苏坤昌;;硫丹对赤子爱胜蚓和白三叶草细胞DNA损伤的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卫丽;赵文岩;赵红梅;樊海燕;;链霉素和铜对蚯蚓的联合急性毒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凡;蚯蚓快速高产养殖技术[N];中国畜牧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刘俊;得克隆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何巧力;土壤中萘和铜对赤子爱胜蚓的毒理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姚洪伟;全氟辛烷磺酸对赤子爱胜蚓和球肾白线蚓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王练书;十溴联苯醚在蚯蚓和玉米体内的生物累积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曾强;钛酸酯类化合物对蚯蚓体细胞氧化损伤作用及在大鼠各器官内分布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许明;赤子爱胜蚓对Pb污染砖红壤的影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昕;林丹、DDT对蚯蚓、土壤线虫的影响及其土壤残留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解冬利;不同类型土壤中镍的生物富集特性及其对蚯蚓的毒性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亚纳;赤子爱胜蚓处理畜禽粪便的工艺条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朱宇恩;蚯蚓对土壤中有效态Pb、Zn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26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2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