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新问题及其解释论

发布时间:2018-03-01 13:31

  本文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海洋生态利益 环境公益诉讼 出处:《法学论坛》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无论是对海洋环境要素的污染或破坏,还是因污染或破坏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都可归结为广义的海洋环境领域的"公益损害",即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海洋生态利益是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利益基础,但是,在现行法尚未对海洋生态利益作出规定的情况下,需要确定由国家依据其法定责任率先提出赔偿要求,主张以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为优先考虑的责任形式,以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为替补责任形式。同时,由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与之配合,形成社会驱动、政府保障的法律救济机制,全面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Abstract]:Whether pollution or destruction of elements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or degrad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marine ecosystems as a result of pollution or destruction, All can be summed up as "public welfare damage" in the field of marine environment in a broad sense, that is,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Marine ecological interests are the benefit basis of the right to claim compensation for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but, Where the benefits of marine ecology are not provided for in existing law, there is a need to identify the form of liability in which the State, on the basis of its statutory responsibility, takes the lead in making claims for compensation in favour of the restoration of damaged marine ecosystems (the environment) as a matter of priority, Taking the cos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as the substitute liability form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public interest lawsuit initia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form the legal relief mechanism driven by the society and guaranteed by the government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marine ecology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研究”(14ZDC0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自设项目“海上溢油应急处理立法研究”(2013JDZS02)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静;;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之功能定位——兼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J];法学评论;2016年04期

2 竺效;;论生态损害综合预防与救济的立法路径——以法国民法典侵权责任条款修改法案为借鉴[J];比较法研究;2016年03期

3 单红军;王恒斯;王婷婷;;论我国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若干法律问题——以“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诉大连中石油公司等案”为视角[J];环境保护;2016年Z1期

4 梅宏;;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索赔实践向立法提出的要求[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徐祥民;刘卫先;;环境损害: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J];现代法学;2010年04期

6 竺效;;论在“国际油污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油污基金公约”框架下的生态损害赔偿[J];政治与法律;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祥民;姜渊;;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发展法[J];法学;2017年06期

2 梅宏;王峥荣;;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苟正金;;实践理性视阈下的环境法哲学体系[J];现代法学;2017年03期

4 梅宏;;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新问题及其解释论[J];法学论坛;2017年03期

5 梅宏;;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进步与自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6 韦文秀;;侵权责任法视野下的环境污染侵权立法评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7 张晏;;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适用——基于对环境公益诉讼功能定位的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8 彭峰;;法国《生物多样性法令》的革新[J];环境保护;2016年18期

9 翁孙哲;;环境损害责任社会化的多维视角[J];行政与法;2016年08期

10 陈丽霞;;环境公益损害行政救济制度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远;;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方向:基于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理论的分析[J];中国法学;2016年01期

2 王曦;张岩;;论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J];交大法学;2015年04期

3 艾卡·雷宾德;王曦;;欧盟和德国的环境保护集体诉讼[J];交大法学;2015年04期

4 高琪;;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限制——以德国利他团体诉讼制度为借鉴[J];法学评论;2015年03期

5 陶建国;;德国《环境损害预防及恢复法》评介及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6 竺效;;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中国法学;2015年02期

7 颜运秋;余彦;;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最高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征求意见稿》评析[J];法治研究;2015年01期

8 沈百鑫;;环境损害的修复责任制度初探——以水体损害修复责任的中德比较为视角[J];清华法治论衡;2014年03期

9 陶建国;;德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德国研究;2013年02期

10 谢伟;;德国环境团体诉讼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J];法学评论;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珠华;;福建海洋生态文明保护的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6期

2 黄华梅;谢健;王平;林丽华;罗艳;;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构建内涵研究——以大亚湾临海产业园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07期

3 刘健;;浅谈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叶冬娜;;海洋生态文化观的哲学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J];国家海洋局公报;2009年02期

6 沈金鳌;防治能量污染 保护海洋生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0年03期

7 王麦全,张建华,丛义祥;成山头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获批准[J];现代渔业信息;2003年03期

8 黎松强,吴馥萍;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保护[J];广东化工;2005年03期

9 ;保护海洋生态,吃海鲜分“三色”[J];海洋世界;2007年04期

10 田其云;阳露昭;;海洋生态恢复技术引导机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映宇;曹利江;刘瑜;陈佳;卢瑛莹;;浙江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思考[A];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田其云;;我国海洋生态恢复政策初探[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骥;姚泊;陈南;;我国海洋生态管理之探析[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陈尚;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敏;;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指南(试行)[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3年卷第2期[C];2013年

6 叶属峰;;海洋生态监控:回顾与展望[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杨东方;高振会;孙培艳;霍素霞;唐红霞;;沙漠化在海洋生态和人类生存之间的平衡作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汪依凡;杨和福;;海洋生态损害评估[A];2007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凤华;;广西重要海湾海洋生态健康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刘家沂;;海洋生态问题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东霖;2008海洋生态文明(温州)国际论坛开幕[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记者 陈运军 王元晖;携手共建海洋生态文明[N];厦门日报;2008年

3 记者钱秀丽;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瑜;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制[N];科技日报;2011年

5 鲁环;山东确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市县[N];中国海洋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侯小健;保护海洋生态 呵护蓝色家园[N];海南日报;2012年

7 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主任 潘新春;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咨询服务[N];中国海洋报;2013年

8 杨政莹;厦门多部门合作保护海洋生态[N];中国海洋报;2013年

9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杨潇 李双建;海洋生态文明重在全面“融入”[N];中国海洋报;2013年

10 记者 孙安然;保护海洋生态是建设海洋强国重要内容[N];中国海洋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高乐华;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宫小伟;海洋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付会;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杨洁;半封闭型海湾水环境参数时空变化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基;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选划技术方法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叶冬娜;构建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海洋生态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卞韬;海洋生态文化在滨海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刘晓颖;海洋生态红线区遥感监测方案设计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甘霖;海洋空间规划技术在小尺度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中的应用[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6年

6 周玉珠;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7 孙硕;基于PSR模型的浙江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8 童卫萍;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9 穆丽娟;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及风险预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李映丽;滨海电厂对海洋生态价值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2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52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