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佛山市冬夏季羰基化合物污染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04 00:25

  本文选题:羰基化合物 切入点:冬季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14年冬季和2015年夏季在佛山市采集了36个羰基化合物的样品,检测出了其中14种化合物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佛山市冬夏季羰基化合物污染严重,采样期间冬季和夏季平均浓度分别为36.15μg/m~3±3.45μg/m~3和33.25μg/m~3±4.25μg/m~3.冬季三种主要污染物为:甲醛(8.54μg/m~3,23.65%)丙酮(8.20μg/m~3,22.69%)乙醛(5.79μg/m~3,16.03%);夏季主要污染物为:甲醛(14.63μg/m~3,44.01%)乙醛(6.22μg/m~3,18.70%)丙酮(5.23μg/m~3,15.73%);冬季羰基化合物日变化不大,上午与晚上浓度相近,下午浓度略高于上午和晚上;夏季羰基化合物日变化较大,上午与晚上浓度相近,下午浓度明显高于上午和晚上;佛山市冬季C1/C2和C2/C3的浓度比分别为1.56和14.35,夏季C1/C2和C2/C3的浓度比分别为2.63和15.56.佛山大气羰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冬夏季采样期间甲醛、乙醛、丙酮和丙醛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表明这些羰基化合物可能有相似的来源.
[Abstract]:Samples of 36 carbonyl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in the winter of 2014 and summer of 2015 in Foshan City. Fourteen of them were detected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yl compounds in Foshan City were polluted seriously in winter and summer.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acetaldehyde in winter and summer were 36.15 渭 g / mt3 卤3.45 渭 g / mt3 and 33.25 渭 g / mt3 卤4.25 渭 g / m3.The three main pollutants in winter were formaldehyde 8.54 渭 g / mt30.65) acetone 8.20 渭 g / m322.6969) acetaldehyde = 5.79 渭 g / m-1 / r = 16.033.The main pollutants in summer were: formaldehyde = 14.63 渭 g / m-1) acetaldehyde = 6.22 渭 g / m-1) 6.22 渭 g / m-1) acetone 5.23 渭 g / m ~ (315.73mg / 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and the concentration in the afterno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The concentration ratios of C _ 1 / C _ 2 and C _ 2 / C _ 3 were 1.56 and 14.35 in winter and 2.63 and 15.56 in summer,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acetone and propionaldehyd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se carbonyl compounds may have similar 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佛山市环境保护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5111,41475116,41275134,41675127)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CAPC201401)
【分类号】:X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娟;冯艳丽;傅家谟;盛国英;;植物排放的羰基化合物及其与大气的交换[J];生态环境;2008年01期

2 李中阳;吕文英;迟玉广;;环境中羰基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刘景华;;精油——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盐酸羟胺法[J];香料与香精;1980年01期

4 刘景华;;精油——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游离羟胺法[J];香料与香精;1981年02期

5 李宏祺;;缩羰基化合物化学及合成[J];香料香精化妆品;1985年03期

6 蔡瑞芳,卫景德,何世辉,陈志祥;铈、钐、镱的甲基(或苯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7 申南竹;;食用油类中的羰基化合物[J];化学工程师;1991年03期

8 陈越磊;羰基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反应[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年12期

9 冯艳丽;何秋生;文晟;盛国英;傅家谟;;广州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污染初探[J];广州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10 吕辉雄;文晟;冯艳丽;王新明;毕新慧;盛国英;傅家谟;;广州医院低分子量羰基化合物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艳丽;黄娟;熊斌;傅家谟;盛国英;;上海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水平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何珍;胡俊毅;兰静波;宋飞杰;游劲松;高戈;;一种温和的两步构筑1,3-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骆娜;刘兆荣;刘晓途;张然;屈笑;刘洋;;高校内不同微环境中羰基化合物暴露水平和分布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徐大振;张葵;邵永臣;黄有;陈茹玉;;一种两底物三组分反应合成1,7-二羰基化合物的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晓途;骆娜;刘兆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条件优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郭辉;庄玉伟;王颖;曹健;赵根锁;张国宝;;β-烷氧基羰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黄娟;鲁显楷;莫江明;张炜;;模拟N沉降对苗圃植物排放羰基化合物的影响[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8 吕志锋;岳家军;胡宏纹;徐建华;;四氰基苯与烯烃和β-二羰基化合物的多组分光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张凤;万小兵;;Co/TBHP催化的1,4-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10 肖峰平;张振华;王剑波;;β-羟基-α-重氮羰基化合物与TMSX的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娟;上海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浓度及其植物排放源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吕辉雄;广州市典型医院空气中羰基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冯艳丽;广州室内室外空气中羰基化合物及其来源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余应新;大气羰基化合物碳同位素及大气有机污染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5 李剑;大气中羰基化合物PFPH/GC/MS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上海大学;2009年

6 陈茂深;针叶木浆纤维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影响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7 王诗文;A_4C_8H_2O_6(A=Li/Na)与联苯醌类羰基化合物的制备及锂/钠离子电池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陈立群;亚铜催化的分子内活泼亚甲基以及羰基化合物烯醇氧烯基化反应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现强;钒氧簇及Zn(Cu)-MOFs选择性催化合成羰基化合物[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邵友东;亚胺的烯化和加成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兵;基于炔羰基化合物与烯烃的转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芳;利用滤膜系统(FP)和气质联用研究上海市大气中羰基化合物[D];上海大学;2015年

3 缪勇波;α-氟-α-取代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俊凯;β-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与氟化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丹;可见光诱导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α-溴代反应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邢立娟;脂肪胺与1,3-二羰基化合物的氧化碳—碳成键反应[D];南开大学;2015年

7 邱发东;对称的噻吩并[2,3-b]噻吩邻氨基腈化物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祝培涛;铜促进的α-三氟甲硫/硒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D];福州大学;2014年

9 张云庭;叶片及土壤中高分子量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10 文静;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aza-Michael addition反应和Michael/retro-Claisen condensation串联反应的绿色合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63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63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