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间距对电絮凝处理微污染水的影响
本文选题:电絮凝 切入点:微污染水处理 出处:《人民长江》2017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电絮凝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低廉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已经被证明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严重的水体处理上具有显著效果,但是目前对于电絮凝净化微污染水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对电絮凝分批处理河水的实验研究,分析电絮凝方法处理微污染水的可行性,讨论极板间距的改变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微污染水净化中,在电流密度为17.75 A/m2、极板间距为1.5 cm的条件下,反应30 min时,色度去除率为73.76%,浊度去除率为76.00%,悬浮固体去除率为85.71%,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42.86%,总磷去除率为61.36%。在电絮凝反应中,极板间距对于微污染水的色度、浊度、悬浮固体和总磷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Abstract]:As a kind of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with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electroflocculation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remarkable effect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domestic sewage and other seriously polluted water treatment.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treatment of micro-polluted water by electrofloccul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reating micro-polluted water by electroflocculati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river water by electroflocculation in batches. The effect of electrode spacing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coagulation treatment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flocculation technology could be used in the purification of micro-polluted wa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urrent density of 17.75 A / m ~ (2) and polar plate spacing of 1.5 cm, and the reaction time was 30 min. The chromaticity removal rate is 73.76, the turbidity removal rate is 76.00, the suspended solid removal rate is 85.71,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removal rate is 42.86, the total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is 61.360.In the electroflocculation reaction, the distance between polar plates is turbidity for micro-polluted water, The removal effect of suspended solid and total phosphorus is obviou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1503,2016YFC04015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216)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07)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宁,刘汉湖,时孝磊,后丽华,季丽英;超声波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实验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年04期
2 李黎;王志强;陈文清;;包埋固定化菌处理微污染水的对比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2年08期
3 黄涛;微污染水处理新工艺[J];贵州化工;2005年05期
4 邱驰;白宇;周晓静;;组合滤料处理微污染水的效果探讨[J];辽宁化工;2008年09期
5 徐景翼,贾霞珍;含藻微污染水的高锰酸钾预处理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01期
6 沈江南;阮慧敏;汪华明;薛幼江;;集成膜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工艺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0年03期
7 宋柯,何庆,罗平;沱江河枯水期微污染水的处理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张英俊;武道吉;栾韶华;;沸石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年01期
9 朱华清;刘媚;;苔藓—菌根菌共生体降解微污染水[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朱亮;水的微污染治理与城市供水水质[J];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端卫;周怀东;刘玲花;李文奇;向琳;;不同滤料在微污染水生物慢滤中的去污效果比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2 饶婷;鲁秀国;张攀;;农业废弃物核桃壳粉对模拟微污染水中铁的静态吸附特性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曹楠;牟真;刘培启;隗娜;吴涛;;含藻微污染水的预臭氧化处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蔡文广;;电镀废水的克星-电絮凝机介绍[A];第九届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金勇;庄云龙;;电絮凝-生化法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苗苗 胡保安;中交天航局设研院 研制成功一体式微污染水膜处理装置[N];中国水利报;2011年
2 李兴华;水口山四厂电絮凝废水工程试生产达标排放[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3 晨风 刘伟;沧州炼化投用电絮凝装置一举两得[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通讯员 李兴华 李琦;采用新工艺 废水能养鱼[N];衡阳日报;2011年
5 李兴华;这里的废水能养鱼[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小忠;聚合十三铝混凝与纳米二氧化铈光催化氧化联用处理微污染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乔瑞平;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脱除技术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3 高珊珊;电絮凝—电气浮工艺处理微污染含藻水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仕稳;改性膨润土颗粒制备及对微污染水中UV_(254)和NH_4-N的去除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尹振珑;臭氧强化BAF处理微污染(窖)水的实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3 安恩方;不同生物膜载体净化微污染河水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4 贾鼎;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一体化净水器的试验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5 魏成根;悬浮藻类处理微污染水的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韩伟欣;生物渗透反应墙修复微污染水体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郑思鑫;臭氧/生物沸石处理湘江微污染水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涛;二氧化钛—氧化铝材料对水的净化作用[D];贵州大学;2006年
9 陈冬令;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处理微污染景观河水的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10 蔡志良;亚微米微粒的捕集技术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51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5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