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利用污泥制备活性炭及其吸附特性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26 08:10

  本文选题:污泥 切入点:活性炭 出处:《化工进展》2017年10期


【摘要】:污泥作为城市、工业活动的副产物影响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而以污泥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使得污泥活性炭作为一种低成本吸附剂可以有效吸附废水中污染物以及脱硫脱硝,从而达到"以污治污"的效果。本文从污泥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吸附特性和吸附反应模型3个方面对污泥制备活性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讨论了污泥来源、炭化方式、活化方式以及添加剂种类等因素对于污泥活性炭制备的影响,阐述了其对于金属离子、染料、抗生素等有害物的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列举了近些年污泥基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对于吸附等温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情况。同时本文指出目前研究局限于制备追求比表面积的活性炭,而且该技术仍存在技术工艺成本较高的问题以及二次污染风险,对研究方向作出展望,即应结合根据不同的污泥来源,选取合适的制备方式以及应用领域。
[Abstract]:Sludge, as a by-product of industrial activities, affects people's liv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ludge activated carbon as a low cost adsorbent can effectively adsorb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and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ewage treatmen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ated carbon preparation from sludge was reviewed from three aspects: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dsorption reaction model. The effects of sludge sources, carbonization methods, activation methods and additiv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rom sludge were discussed.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ions, dyes, antibiotics and other harmful substanc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adsorption isothermal model and adsorption kinetics model of activated carbon based on sludge in recent years are also liste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limit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with specific surface area. Moreover, the technology still has the problem of high technology cost and the risk of secondary pollutio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s prospected, that is, the suitabl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ludge source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61145010,51576088) 深圳市科技计划(JSGG 20160229173603657)项目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诗元,崔玉波,王翠兰,荐志远;污泥处理技术展望[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杨琦;上海市将建7座污泥处理厂[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8期

3 刘超;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探讨[J];山西建筑;2003年15期

4 ;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J];环境卫生工程;2003年04期

5 王永昌;探索治理制革污泥的新对策[J];西部皮革;2004年12期

6 孙玉焕,骆永明;污泥中病原物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及其削减途径[J];土壤;2005年05期

7 俞崇武;;资金,污泥治理不可承受之重[J];华东科技;2008年02期

8 杨琦;;亚洲最大污泥处理设施全面开建[J];给水排水;2009年04期

9 王发珍;李天增;;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J];建设科技;2009年07期

10 ;中日研讨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J];建设科技;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洪江;;污泥低温碳化技术分析和应用实例[A];2012(第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静;梁轲;;炭化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洪;徐庆元;王华峰;宋宝增;;污泥处理与处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健;;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A];2007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俞锐;左明;王菲菲;;污泥直接制砖的可行性再分析[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6 黄伟;俞林火;叶静;马军伟;郑纪慈;;污泥复肥的农业应用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7 董庆海;罗继亨;;污泥制建材产品的新技术[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8 王峰;乔庭明;南文哲;任洪华;高坤;;济钢球团配加利用炼钢污泥[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陈玲;董庆海;;污泥制建材产品的新技术[A];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Ⅰ)——污泥再生利用[C];2005年

10 贺建峰;;炼钢炼铁污泥的处理和应用[A];全国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先进工艺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佛山日报记者 孔德钦;高明现两万吨疑似印染污泥[N];佛山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雪梅;城市污泥处理“后遗症”[N];民营经济报;2012年

3 记者 唐爱平;污泥处理成环保热点[N];湖南日报;2012年

4 见习记者 程凤 通讯员 鄢祖海;武汉将建3座污泥处理厂[N];湖北日报;2013年

5 本报通讯员 徐晶锦 记者 晏利扬;绍兴打响反偷倒污泥之战[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姚伊乐;工业污泥还有价值可挖[N];中国环境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吴殿峰;黑龙江最大污泥处理厂投用[N];中国环境报;2014年

8 张岳南;妥善处置工业污泥已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9 记者 杨永芹;破解污泥处理题[N];重庆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凯 巩劲标;盛泽:污泥变资源 环境受益 经济得利[N];中国水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欣强;A+OSA污泥减量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施万胜;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行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吴青;生物可降解螯合剂IDS与GLDA去除工业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庆;压实污泥作为尾矿屏障的可行性及微生物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杨珊珊;A~2MO-M工艺强化污水处理及原位污泥减量效能及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姚杰;污水污泥与高灰熔点煤制备水煤浆及气化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7 戴前进;污泥热处置过程中二VA英和多环芳烃的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刘亚利;剩余污泥强化预处理及其厌氧产酸产甲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黄兢;胞外聚合物对重金属捕集及对污泥微泡扩增的行为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0 肖智华;污泥与木屑混合成型燃料燃烧的二次污染物排放规律[D];湖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拜得珍;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王存坡;不锈钢冷轧副产污泥的优化利用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齐亮;两性污泥脱水剂的制备及其对污泥絮体特性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伍琳瑛;脉冲超声耦合水力空化浸取分离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松辉;污泥粘壁与三段法干燥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宣梦茹;污泥中具有生物有效性重金属的化学法去除及效果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胡艳平;铜冶炼废水污泥电动修复装置与技术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8 王雨;预干燥污泥与煤矸石混燃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9 魏长河;化工废水处理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累积与分布特征[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10 李欢;大尺度污泥堆肥发酵槽吹吸式排风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67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67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