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与环境污染
本文选题:环境规制 切入点:隐性经济 出处:《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本文分别利用熵权法和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就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两种环境规制情形下,隐性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与隐性经济规模的交互作用显著抑制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对外开放度、能源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由于对外开放度对环境污染的负向影响使得"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并没有得到验证。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calculate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scale of recessive economy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2 by using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multi-index multi-cause model, and use static panel data model and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to regulate the environment.The effect of recessive economy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studied empirically.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nsity of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intensity of market-orient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 scale of recessive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ensity and market-orient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ensity and recessive economic scale significantly inhibi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general; there is an obvious inverted U-typ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GDP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ch satisfies the hypothesi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The impact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while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level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Moreover,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opennes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pollution Shelter hypothesis" has not been verified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研究”(16YJC790151) 安徽财经大学“资产价格与金融稳定”学科特区项目“融资租赁模式研究”(JGJRWD2014zd03)
【分类号】:F124;X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学;;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资源再生;2008年11期
2 尹显萍;;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以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3 王爱兰;;论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波特假设”理论验证的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郭庆;;环境规制中的规制俘获与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9年02期
5 郭庆;;世界各国环境规制的演进与启示[J];东岳论丛;2009年06期
6 刘研华;王宏志;;我国环境规制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年11期
7 赵玉民;朱方明;贺立龙;;环境规制的界定、分类与演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8 薛伟贤;刘静;;环境规制及其在中国的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9 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的规制效率研究——基于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J];经济学家;2011年06期
10 李顺毅;;环境规制有利于提高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天府新论;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奥野利文;;日本の环境规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3 叶祥松;;不同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99-2008年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岭;;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和环境污染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6 肖鹏;胡许萍;;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案例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叶元煦;汪涛;韩威;;大国区域间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傅京燕;李丽莎;江榕;;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对波特假说的检验——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开展节能减排为例[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Z,
本文编号:1693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9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