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流域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评价
本文选题:有机氯农药 + 生态风险评价 ; 参考:《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以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OCPs),曾于在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因其具有容易累积、难以降解和毒性高等特点,遂可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的影响。微生物是维持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环境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本文选取大凌河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大凌河流域水样和沉积物的OCPs的生态风险,结合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关联分析,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农药污染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大凌河流域以HCHs和DDTs为代表的OCP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构建了 HCHs和DDTs的物种敏感性曲线,计算出其在水体中对应的危险浓度(HC5)和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推导出其在沉积物中的PNEC。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HCHs和DDTs的含量均符合环境标准;表层沉积物样品中HCHs的风险商较高,反映了在表层沉积物中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污染物是HCHs。其次,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与OCPs生态风险之间的关系。计算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来表征沉积物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利用所构建的SSD曲线计算沉积物样品的OCPs的生态风险,然后对二者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表层沉积物样品中,与微生物多样性显著相关的是γ-HCH(P0.01)和HCH(P0.05);在沉积柱样品中,与微生物多样性显著相关的OCPs是DDT(P0.05)。说明了OCPs风险确实引起了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最后,寻找与OCPs风险相关的关键微生物。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运用方差分析(ANOVA)的方法计算在属层面上各个样品间的差异微生物。结果发现,在沉积物样品中,与农药的风险显著相关的微生物有梭菌纲、黄杆菌纲、变形菌纲和芽孢菌纲等。这些微生物有可能成为指示农药污染生态风险的潜在标记物。综上,OCPs生态风险可引起微生物多样性改变,同时某些关键微生物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 OCPs的生态风险,并且这些微生物有可能作为反映农药污染的潜在标志物。
[Abstract]:The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OCPs, represented by DDT (DDTs) and HCHs (HCHs), was widely used in China in the 1980s.Because it is easy to accumulate, difficult to degrade and high toxicity, it can cause sustained impact on the ecosystem.Microorganis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environment. To some extent,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will cause the chang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In this paper, Daling River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area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risk of OCPs in water samples and sediments of the Daling River Basin,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esticide pollution by combining wit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icrobial diversity.Firstly,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OCPs, represented by HCHs and DDTs, was carried out in Daling River Basin.The species sensitivity curves of HCHs and DDTs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The corresponding dangerous concentrations (HC5) and predicted noneffective concentrations (PNECs) of HCHs and DDT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ir PNECs in sediments were deduc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HCHs and DDTs in surface water met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nd the risk quotient of HCHs i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as higher,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pollutant affecting ecosystem in surface sediments was HCHS.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OCPs ecological risk was analyzed.Shannon index and Simpson index were calculat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sediment samples. The ecological risk of OCPs in sediment sample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constructed SSD curve.This shows that OCPs risk does cause changes in microbial diversity.Finally, search for key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OCPs risk.Based on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data, ANOVA (ANOVA)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fferential microbes among samples at the generic lev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sediment samples, the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pesticide risk were Clostridium, Flavobacterium, Proteus and Bacillus.These microbes may become potential markers indicating ecological risk of pesticide pollution.The ecological risk of OCPs can cause the change of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he changes of some key microorganisms also reflect the ecological risk of OCPs to some extent, and these microbes may be used as potential markers to reflect pesticide pollu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在毅,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2 韩丽,戴志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3期
3 朱琳,佟玉洁;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3期
4 郑创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问题讨论[J];广州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5 毛小苓,倪晋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程燕,周军英,单正军,陈建群;国内外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3期
7 侯绍刚;张晏卿;;生态风险评价进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李锋;陈展;;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9 吕妍;袁涛;王文华;;个人护理用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8期
10 李谢辉;李景宜;;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丽娜;余若祯;王宏;;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包慧娟;王永芳;;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段飞舟;石静儒;;生态风险评价回顾与我国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展望[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4 周军英;程燕;单正军;Martin Williams;Mark Cheplick;;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场景和暴露模拟平台构建[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景宜;文彦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自珍;施维林;;西部荒漠绿洲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决策模型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娟;蔡永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崇明岛为例[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游珍;;基于景观格局的孤山川流域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谢辉;;3S技术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孟东平;张金屯;;山西省能源重工业复合生态带生态风险评价[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芳;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DPSIR模型的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娜;典型PPCPs繁殖毒性效应与水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张锐;耕地生态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4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邱桔;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6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7 杨娟;岛屿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刘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李雪华;锑矿区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日娜;锡林郭勒盟乌拉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娟;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梁豹;W乔徘肪掣叻缦涨恿餮匕锻寥乐亟鹗粑廴炯吧缦掌兰踇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宋涛;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响;山地灾害胁迫条件下的龙门山区生态风险评价[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6 米红胤;荒漠草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刘琪;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延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D];西北大学;2016年
8 王君君;大凌河流域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9 徐昕;上海滨海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文龙;宁夏盐池北部风沙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32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3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