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保护成本的辽源市杨木水库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生态补偿 + 饮用水源保护区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长期以来,水源保护区向下游用水地区不断提供资源,承担生态保护的成本,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对应的补偿或是得到的补偿远不及其付出。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发展,必将催生为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的短视行为,从而导致水源保护区乃至全流域水资源环境的恶化。生态补偿起源于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清洁水法》,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解决不同领域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时,多采用此机制,使生态补偿成为研究热点。将这种转型的环境管理制度应用到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对辽源市杨木水库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污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和评价,构建了适于本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原则、补偿主客体和补偿标准的确定、资源筹措及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研究区生态补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同时对其它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也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Abstract]:Drinking water is the basic need for human survival. For a long time, the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has been providing resources to the downstream water area, bearing the cos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but it has not received th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or the compensation is far less than its pay. If this situation is allowed to continue to develop, it will lead to the short-sighted behavior of sacrificing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will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nvironment in the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and even the whole bas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Clean Water Law"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adopted this mechanism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different fields, which make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pply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management of drinking water protection area. In this paper, the pollu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mu Reservoir in Liaoyuan C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alyzed and evaluated in detail, and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suitable for this area has been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mpensation principle, determination of compens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compensation standard, resource raising and payment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and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study area.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other water conservation areas is also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万选;;河南应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12期
2 耿海青;梁学功;;关于建立煤炭行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煤炭;2006年05期
3 王翠然;陆根法;蔡邦成;;中国道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3期
4 陶柏文;;杭州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构想[J];环境保护;2006年13期
5 ;浙江、安徽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情况调查[J];环境保护;2006年13期
6 ;浙江:生态补偿机制的先行者[J];环境经济;2006年07期
7 籍婧;崔寒;罗琦;;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5期
8 马瑞;;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J];环境保护;2006年17期
9 朱岗;江立生;李志明;;宁波市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10 ;生态补偿: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浙江、安徽两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经济;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秋萍;;船舶生态补偿机制初探[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霞;;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考[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国成;于海良;马喜斌;耿金山;李淑艳;张久德;;关于在河北省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设想[A];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王伟;戚道孟;;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生态补偿机制基础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勤琴;周琪雪;;关于云南省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以云南省两个资源枯竭城市为例[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戴其文;;生态补偿机制中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卢艳丽;丁四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秦超;杜崇;郭微微;宋雅珊;;关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9 孔小莉;张华钢;;构建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吴方卫;赵霞;;上海市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 进;四川生态补偿机制呼之欲出[N];西部时报;2005年
2 记者 武勇 姜雪城;生态补偿机制标准将制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记者 乔素华 吴国庆;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在石嘴山举行[N];华兴时报;2009年
4 记者 武盾;陕西水保生态补偿机制成为全国典范[N];陕西日报;2010年
5 记者 牛娟娟;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N];金融时报;2012年
6 记者 周咏南 嵇哲 余勤 翁浩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N];浙江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黄婷婷;环境影响生态补偿机制亟待建立[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实习生 耿圣杰;防范跨省污染须建生态补偿机制[N];法制日报;2013年
9 本报特派记者 王强;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N];吉林日报;2013年
10 吴文彪 马竹君;建立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机制[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淑恒;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钟绍峰;生态补偿机制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晓萌;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4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蒋丹璐;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水污染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金波;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李长亮;中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青;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赞;基于生态保护成本的辽源市杨木水库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杨舒涵;循环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与制度安排[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詹国平;溧阳市生态红线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闫s鮯,
本文编号:1785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8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