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中有机磷酸酯的含量及健康风险
本文选题:有机磷酸酯 + 阻燃剂 ; 参考:《环境科学》2017年11期
【摘要】:采用超声萃取-层析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塑胶跑道中7种有机磷酸酯(OPEs),方法回收率为71.41%~110.58%,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质控良好.采集并分析了成都市12个学校内的塑胶跑道样品中OPEs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2/3学校内的塑胶跑道样品中检出了OPEs,其中磷酸三正丁酯[tri-n-butyl phosphate,TnBP]、磷酸三异辛酯[tris(2-ethylhexyl)phosphate,TEHP]的检出率较高,而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tridichloropropyl phosphate,TDCPP]、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 P]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Σ7OPEs含量范围为ND~534.89 ng·g~(-1),其中单体含量最高的是TnBP(ND~462.18 ng·g~(-1)).一个样品中检出了毒性较大的氯代磷酸酯-TCPP[trichloropropyl phosphate],含量为205.94 ng·g~(-1).成人和儿童通过皮肤接触摄入的Σ7OPEs日均暴露剂量(以bw计)最高,分别为0.14 ng·(kg·d)~(-1)和0.64 ng·(kg·d)~(-1),儿童的日均暴露剂量明显高于成人.成人及儿童的风险熵值(RQ)为10~(-7)~10~(-5).建议政府对塑胶跑道中OPEs使用量及添加种类进行管控,以更好地保护人群健康.
[Abstract]: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chromatographic purifica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analyze seven organophosphates in the plastic runway.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method was 71.41 ~ 110.58,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tandard curve was r 0.99,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was good. 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OPEs in plastic runway samples from 12 schools in Chengdu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pes were detected in the samples of plastic runways in 2 / 3 school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ri-n-butyl phosphate TnBP and triisooctyl phosphate (trise2-ethylhexylhexatephosphate TEHP) was higher. However, trioxy 2-chloroethyl) phosphate (TCEP), tridichloropropyl phosphate3-dichloroisopropyl phosphate (TCPP) and triphenyl phosphate (triphenyl) were not detected in all samples. The range of 危 7OPEs content was ND~534.89 ng / g ~ (-1) 7OPEs, and TnBP(ND~462.18 ng / g ~ (-1) was the highest. A toxic chlorophosphate TCPP [trichloropropyl phosphate] was found in one sample, and the content of TCPP was 205.94 ng / g ~ (-1). The average daily exposure dose of 危 7OPEs (bw) was the highest in adults and children (0.14 ng / kg / d ~ (-1) and 0.64 ng / kg / d ~ (-1)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daily exposure dose in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dults. The risk entropy (RQ) of adults and children was 10 ~ 7 ~ 10 ~ (-5).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control the use and addition of OPEs in plastic runways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407014)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GZ024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FKT2016001) 2014年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研基金项目(J201415)
【分类号】:X50;X8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伟;刘景富;阴永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污染现状与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10年10期
2 崔旭;葛元英;张小红;;晋中市部分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1期
3 高继军,张力平,黄圣彪,马梅,王子健;北京市饮用水源水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J];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4 孙超;陈振楼;张翠;史贵涛;毕春娟;;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重金属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5 苏磊;李毅;辛亮;江建华;杨新村;;对极低频场健康风险的观点与分析[J];上海电力;2009年02期
6 李祥平;齐剑英;陈永亨;;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源中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周荣喜;范福云;杨晓进;;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饮用水健康风险全面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8 段小丽;王宗爽;李琴;张文杰;黄楠;王贝贝;张金良;;基于参数实测的水中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5期
9 罗艳丽;郑春霞;余艳华;仵红鑫;;新疆奎屯垦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孟晓琦;孔伟威;宣肇菲;;青岛市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干旱环境监测;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素芳;杨郁;郭良宏;;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对赖氨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0分会:环境与健康[C];2014年
2 张爱茜;穆云松;傅建捷;;典型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抗雌激素效应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韩梅;付青;陈艳卿;;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4 费世东;宗栋良;王依林;;深圳市水源水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5 马永青;曾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物样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罗大成;卢新卫;任春辉;李晓雪;;蓝田县西北地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及健康风险[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庞龙;刘景富;;水中自由溶解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林道辉;朱利中;;茶叶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污染来源及健康风险[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晓途;段恒轶;闫美霖;吴亚涛;刘兆荣;;住宅室内VOCs优先关注物种的筛查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10 舒为群;陈济安;蒲朝文;赵清;邱志群;张仁平;许川;李砚;;三峡库区水环境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人类健康风险[A];第十一届中国生物毒素研究及医药应用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姚敏;塑胶跑道真会毒害人?[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赵凤华;塑胶跑道到底环保不环保[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文瀚;有机磷酸酯在南大洋海洋边界层和东南极冰盖的分布及意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戴明忠;江苏省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程慧波;兰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王振兴;重金属Cr(Ⅵ)迁移模型及健康风险动态评价预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罗丹;钴、镍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及健康风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润梅;环渤海主要入海河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金婷婷;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及其在环境水样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莎莎;渤海湾海域不同海鱼体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汪亚林;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区外来务工者及当地居民多氯联苯环境暴露的健康风险[D];浙江大学;2016年
5 吴志成;济南城区大气PM_(2.5)中痕量元素的来源及健康风险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刘慧芳;南充市大气PM_(2.5)中元素污染特征及其综合评价[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7 袁野;基于3MRA模型的农村固体废弃物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8 曹秀秀;信阳市城区饮用水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初步评价[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9 林淼;基于PM_(2.5)暴露度的人居环境及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铁军;贵阳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初步评价[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9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85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