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美国国家实验室钚气溶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5-12 04:37

  本文选题:钚气溶胶 + 粒径 ; 参考:《科技导报》2017年21期


【摘要】:钚气溶胶主要来源于核武器试验与核反应堆事故,这两种方式产生的粒子直径差异较大。钚气溶胶研究在核试验数据分析、核武器扩散监督、核取证分析、核安全监测、核能源开发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洛斯-阿拉莫斯(LANL)、劳伦斯-利弗莫尔(LLNL)、桑迪亚(SNL)、太平洋西北(PNNL)、橡树岭(ORNL)、阿贡(ANL)、爱达荷(INL)等7个美国国家实验室对钚气溶胶物化性能的相关研究进展,涉及气溶胶特性表征、动力学粒径分布、滞留时间、仪器分析、收集与取样、形成机理等内容。研究现状表明,钚气溶胶在不同场景下的物化行为数据有限,实验验证难度大,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难题。
[Abstract]:Plutonium aerosol mainly comes from nuclear weapon test and nuclear reactor accident. Plutonium aerosol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nuclear test data analysis, nuclear weapons proliferation monitoring, nuclear forensics analysis, nuclear safety monitoring, nuclear energy development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lutonium aerosols in seven national laboratories of Los Alamos, Laurens-Lifemore, Sangdiya, PNNL, Oak Ridge, Argonne, Inl, etc., is reviewed. Aerosol characterization, kinet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etention time, instrumental analysis, collection and sampling, formation mechanism, etc. The pres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behavior of plutonium aerosol in different scenarios is limited, and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s difficult, which is still a challenging problem.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分类号】:X513;X5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波;罗宇翔;赵天良;陈娟;康为民;;中国气溶胶分布的地理学和气候学特征[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2 张文华;陶申鑫;梁保英;;某市气溶胶的分布特征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3年02期

3 崔祖强;郑志宏;;从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气溶胶光学信息[J];广东气象;2006年02期

4 丛丕福;曲丽梅;陈艳拢;张丰收;张昕阳;;渤黄海上空气溶胶遥感探测与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S2期

5 ;第七届亚洲气溶胶会议在西安召开[J];科学通报;2011年26期

6 张群英 ,吴德强;指数过滤规律假设在多分散度钚气溶胶浓度监测中的适用性考察[J];辐射防护;1983年06期

7 石志侠;苏万新;;气溶胶采样技术简介(一)[J];辐射防护通讯;1986年02期

8 尤一安,马英,梁保英,黄振华,杨立进;沪宁沿江地区气溶胶可溶盐的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1997年04期

9 李庆伟;肖凯涛;;气溶胶采样过程中流量控制技术[J];火工品;2008年03期

10 李本纲;冉阳;陶澍;;北京市气溶胶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跃;刘红杰;杨文;王建平;徐鸣之;武玉忠;杨连英;王晨;;直路式等速负压多级稀释气溶胶风洞检测系统[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2 杨辉;刘文清;刘建国;陆亦怀;;气溶胶监测红外激光雷达[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孙贞;徐晓亮;侯忠新;丁锋;;青岛市不同物源性质气溶胶质量浓度特征初探[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4 吴艳敏;王旭辉;刘龙波;张自禄;;高流速下气溶胶取样滤材的性能测试[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介冬梅;胡克;;东北地区沙尘暴粉尘气溶胶的成分组成与来源分析[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6 司福祺;刘建国;谢品华;玉钧;刘文清;;近地面大气气溶胶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研究[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宪果;涂俊;穆龙;陈功;游泽云;张德馨;;钚气溶胶快速测量技术研究[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良海;基于多光谱多角度偏振测量的大气气溶胶反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余夏薇;大气气溶胶的WIBS预测及转化和来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王耀庭;基于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的城市气溶胶定量反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引翠;气溶胶多尺度定量遥感监测及其网格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5 周碧;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唐家奎;基于MODIS数据气溶胶反演建模与网格计算中间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青;基于激光雷达的南京仙林地区气溶胶遥感监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江彬彬;中国东部地区严重雾霾事件的多源卫星遥感动态观测及气象特征[D];浙江大学;2015年

3 许继爽;基于MODIS数据的城市地区AOD及PM2.5质量浓度反演[D];东北大学;2014年

4 张守忠;超临界法PM2.5气溶胶制备实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5 刘芷君;东亚冬季风对气溶胶传输分布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武文娟;基于modis数据的气溶胶反演及其与心脑血管死亡率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庞博;碳质气溶胶监测方法对比及北京碳质气溶胶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吴海燕;基于CE-318和MODIS的南宁市气溶胶特性及区域效应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9 林晓露;基于光声光谱技术气溶胶光吸收系数在线检测装置的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

10 孙文文;浙江典型地区气溶胶时空动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77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877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d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