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加载磁絮凝技术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06:18

  本文选题:加载磁絮凝 + 垃圾渗滤液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利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试验,考察混凝剂PAC和助凝剂PAM投加量、pH值、磁粉Fe_3O_4投加量、磁场强度、药剂投加顺序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PAC投加量为600 mg/L,PAM投加量为0.25 mg/L,磁粉投加量为750 mg/L,磁场强度为150m T条件下,先投加PAC再加入磁粉,30 s后投加PAM时,混凝效果最佳,COD的去除率为55.86%,氨氮的去除率为36.13%,浊度的去除率为88.91%.磁絮凝与常规工艺的对比试验表明,投加磁粉对于COD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基本可以取代PAM的作用,但去除氨氮的效果低于PAM.
[Abstract]:The effects of coagulant PAC and coagulant PAM dosage , pH value , magnetic powder Fe _ 3O _ 4 dosage ,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nd dose adding sequence were investigat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55.86 % ,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55.86 % , the removal rate of ammonia nitrogen was 36.13 % ,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turbidity was 88.91 %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7101-0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42016K41042) 江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71351) 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陆良,刘丹;准好氧填埋早期渗滤液特征浅析[J];四川环境;2004年03期

2 周北海,王琪,董路;垃圾填埋场构造对渗滤液成分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3 王军,罗亚田,张波兰,曾庆福;武汉流芳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氨吹脱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王昊,赵勇胜,韦庆;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组分动态变化预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5 张晓星,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对填埋层甲烷产生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邹庐泉,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回灌对垃圾填埋初期渗滤液化学需氧量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4期

7 余以雄,罗亚田,查振林,汤红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研究[J];辽宁化工;2004年10期

8 王斐,廖利,王松林;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净化实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2期

9 薛丹丹;刘丹;李军;罗冬宁;;垃圾渗滤液输送管道结垢原因分析[J];四川环境;2008年06期

10 庞香蕊;黄启飞;汪群慧;王晓龙;金典;;准好氧填埋渗滤液中氮转化机理[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菲菲;段小丽;于云江;聂静;赵秀阁;王宗爽;;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对小鼠遗传毒性和血生化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秀艳;谢正苗;;集成工艺降解垃圾渗滤液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马铮铮;梁文;;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技术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齐厚博;李继强;杜晓文;李薇;;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5 杨严;王建;;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试验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刘士莉;宋红萍;;负载型Mn/RE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其电催化功效的影响[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萍;王广智;李伟光;李鑫;;SBAC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光大环保优秀论文集(2014)[C];2014年

8 王萍;王广智;李伟光;李鑫;;SBAC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9 于晓娟;黄群贤;庞会从;董静;;MAP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法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程胜高;申锐莉;洪冰;;武汉市金口垃圾场UASB处理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浩;准好氧填埋单元试验研究及渗滤液收集系统设计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李晓霜;垃圾渗滤液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云;填埋场渗滤液导流系统的化学阻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侯韦竹;电氧化-絮凝耦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刘亭;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高效脱氮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牛艺;两级A/O-MBR工艺处理低C/N比垃圾渗滤液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7 宋胶胶;生物质炭吸附对垃圾渗滤液污染效应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8 万晓丽;垃圾填埋场导排层渗滤液水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金云杰;生物活性炭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明波;光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77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877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9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