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PP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费定价研究
本文选题:PPP + 垃圾焚烧发电 ; 参考:《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持续增长,城市居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废弃物的数量急剧增加,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棘手问题。为此,在多方举措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拓展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有效途径,而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具有实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双重作用,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成为未来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将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营)模式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让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可以在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解决政府财政压力的问题。由于PP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费的定价是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本文基于相关影响因数对其定价模型进行了探讨研究。影响PP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费定价的因素包括两类。第一类是财务评价的各类可以量化的参数,包括项目财务评价的现金流入流出的组成等参数,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财务数据的研究对其进行了整理归纳。基于第一类参数,本文从净现值理论出发,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在Vensim软件的辅助下建立了PP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费的初始定价模型,并用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第二类是不可量化的因素,主要是指影响PP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费定价的各类风险因素。本文在通过对45个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案例进行研究初步识别PP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风险因素组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得到了由27个风险因素组成的项目风险清单,并利用RBS(风险结构分析)法归类整理得到了PP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风险分解结构。基于第二类因素,本文借鉴已有专家学者采用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技术进行PPP项目特许定价调整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风险评估的PPP垃圾处理费价格的修正机制。本文定价模型应用于实际,将有助于社会资本和政府部门进行PPP垃圾焚烧项目的投资决策与特许协议的谈判与签订,进而促进基于PPP投融资模式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发展和推广普及。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number and density of urban popul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the amount of garbage waste produced by urban residents in production and life has increased sharply. How to deal with MSW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many citie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in many ways,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effective ways of harmless disposal of garbage, and the use of waste incineration for power generation has the dual function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saving energ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garbage disposal in the future. The application of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model to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allowing social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waste treatment infrastructure,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pressure while realizing the recycling and innocuous treatment of waste. As the pricing of waste disposal fee for PPP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pricing model of the project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fluence factor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icing of waste disposal fee in PPP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The first is the quantifiable parameters of financial evaluation, including the composition of cash inflow and outflow of project financial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first kind of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t present value (NPV) and the theoretical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the initial pricing model of waste disposal fee for PPP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aid of Vensim software.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an actual case. The second category is non-quantifiable factors, which mainly refer to the various risk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icing of waste disposal fee in PPP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PPP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through the study of 45 cases of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expert opinion 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o complement and perfect. The project risk list consisting of 27 risk factors is obtained, and the risk decomposition structure of PPP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is sorted out by using RBS (risk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second kind of factors, this paper us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Case-based reasoning (CBR) technology to adjust the concession pricing of PPP projects, and establishes a mechanism to modify the cost of PPP garbage disposal based on risk assessment.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ricing model to practice,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social capital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negotiate and sign concession agreements for PPP MSW incineration projects. And the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MSW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based on PPP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705;F426.61;F2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平;穗投资6.3亿建厂处理垃圾用于发电[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0年10期
2 李旭东,吕春元,钟羡云;生活垃圾的处理与持续发展[J];化工设计;2001年03期
3 刘平,鲍梅,陈镭;生产垃圾燃料 提高经济效益[J];环境卫生工程;2001年01期
4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J];计算机周刊;2001年49期
5 李四清;垃圾发电的隐忧[J];安全与健康;2002年19期
6 徐奇焕;垃圾焚烧发电及有害生成物的控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年06期
7 胡晓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几点意见[J];煤炭技术;2003年04期
8 ;苏北首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3年08期
9 杨佳珊;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现状与焚烧炉的选择[J];可再生能源;2004年03期
10 ;大连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工建设[J];环境卫生工程;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罗江;毛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王跃;;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概要[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张红;冯黎雅;;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红;冯黎雅;;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A];第八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孔水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C];2002年
6 史君洁;;小城镇垃圾处理更需要符合国情的实用技术——先进适用的垃圾烧砖技术[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池涌;严建华;李晓东;蒋旭光;杨家林;马增益;倪明江;岑可法;;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及异重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A];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论文集[C];2005年
8 袁文献;何宏涛;余群善;;水泥窑和焚烧炉联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投资和效益[A];中国水泥协会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A];《电站信息》2012年第5期[C];2012年
10 ;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行性研究技术报告[A];2007-2008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文生;天津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邬晓薇;垃圾焚烧发电须跨越三道坎[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海霞;垃圾发电创造清洁生活[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记者 蔡立军;天津加快发展垃圾焚烧发电[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徐少林邋宁建新;我市大力推行垃圾焚烧发电[N];南京日报;2007年
6 张秀贵邋买天;36万吨生活垃圾变成1.6亿度电[N];农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晴 吴德群;全市逾半垃圾用于焚烧发电[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王俊美;确保垃圾焚烧发电正常运转[N];淄博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黄里;垃圾不分类,拖累垃圾发电[N];四川日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牛溪;南海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实现快速增长[N];证券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真;城市生活垃圾的减物质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杨先海;城市生活垃圾压缩和分选技术及机械设备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黎;基于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转运模式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新禹;城市生活垃圾热解设备与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郑皎;生活垃圾流化床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模型预测[D];浙江大学;2009年
6 陈梅倩;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基元中温湿分迁移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胡建杭;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气化熔融焚烧过程应用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胡刚;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及生命周期3E评价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金余其;城市生活垃圾燃烧特性及新型流化床焚烧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石德智;基于新型分类收集系统的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污染物控制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木山;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投资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楠;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投资前景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余婧;格里·斯托克治理理论视角下固体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蒋文翔;广州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政府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周礼;BOT模式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娜;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风险分析和经济效益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7 史晨松;垃圾焚烧发电的运作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8 姜亚东;达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融资可行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崔小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0 唐影;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11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1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