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及其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18-05-23 13:19

  本文选题:生态城市 + 时空演化 ; 参考:《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情况,更好地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进程,通过对2000~2011年期间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发现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演化进程具有两个明显特征: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随着时间推移经历了一个离散-集聚-离散的倒U型空间演化过程;我国生态城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同时,根据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时空演化路径,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四个构建模式--空间散点模式、空间集聚模式、空间溢出模式与空间平衡模式。这四个模式是我国生态城市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加深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状况的认识,更好地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从而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合理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better grasp the proces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eco-city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1 are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two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the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discrete agglomeration discrete inverted U-shaped 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cities in China has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path of eco-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construction mode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spatial divergence mode, spatial agglomeration mode, spatial spillover mode and spatial balance mode. These four models ar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ty from scratc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better grasp the proces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 a decision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630175)
【分类号】:X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生态城市有关标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3期

2 夏耕;精心构建21世纪的生态城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3 ;何为生态城市[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4 李桂斌,黄信佳;桂林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04期

5 高艳玲;有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撷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3期

7 苏力若,金宇峰;试论生态城市[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5年02期

8 成祖德;安徽省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柳海鹰,成文连,高吉喜;生态城市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年02期

10 金鉴明;;“三步”走向生态城市[J];中国减灾;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培;;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张浩;王根轩;刘志强;;生态城市思想、理论与建设技术[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檀翠玲;刘晗;邢美楠;张圆;张洪雷;张薇;;天津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4 丁玉洁;;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特点及面临的挑战[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李端;常国桓;;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陈红;刘俊;;玉溪市生态城市的建设特点及建设策略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杜彦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郭荣发;罗炳卢;陈保雄;;深圳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实践与探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张静斋;;以绿化为核心 建立生态城市[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剑;生态城市不只是种草坪[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张小兵 赵子清;众专家集思生态城市建设[N];中国环境报;2002年

3 黄言 许可;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规范化[N];广西日报;2005年

4 见习记者 任,

本文编号:1924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24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