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评估及风险控制

发布时间:2018-05-30 09:16

  本文选题:水环境 + 内分泌干扰物 ; 参考:《中国给水排水》2017年18期


【摘要】:针对水环境中日益严重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污染风险,从EDCs的来源分类、检测评估、控制去除、迁移归趋等方面对近年来EDCs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仪器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的联用为EDCs识别检测的优选技术方法,而风险评估、环境行为、迁移归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水环境中EDCs控制消除提供了重要依据。
[Abstract]: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ollution risk of endocrine disruptors (EDCs) in water environment, the recent progress of EDCs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from the sources classification,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control removal and migration trend of EDCs. The combination of instru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biological analysis method is the best selection method for EDCs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behavior, migration trend and so on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for EDCs control elimination in water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404-0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5PB010、ZR2014EEQ006)
【分类号】:X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委会对内分泌干扰物采取行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0年06期

2 施安国;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污染对人类的危害[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3 孙晓峰;高乃云;徐斌;张巧丽;赵建夫;乐林生;;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筛检及其毒性变化[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24期

4 刘易;夏四清;陈玲;王荣昌;赵建夫;;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状及去除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07年06期

5 曾湘梅;;两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现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8年01期

6 武睿;;化学高级氧化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9年08期

7 杨毅;杨刚;;水环境中纳米级颗粒物与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治淮;2009年12期

8 黄斌;潘学军;刘晶靓;方锴;王宇;高建培;;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羟基衍生化条件的优化[J];环境化学;2010年01期

9 任丽;杨维本;;去除水环境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10年02期

10 程爱华;罗清;胡睿;;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J];山西建筑;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玉志;李爱民;杨维本;周庆;;系列吡啶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德华;陈吕军;;灰水处理过程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3 黄斌;潘学军;刘晶靓;王宇;方锴;高建培;;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羟基衍生化条件的优化[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胡军;刘文杰;曹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检方法研究进展[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5 马晓霞;李权龙;袁东星;;固相微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测定水样中的内分泌干扰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汪磊;张国华;王璐璐;戴树桂;;水溶性离子液体/水复合体系对土壤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提取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龚剑;冉勇;陈迪云;杨于;;珠江三角洲河流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颖;赵美蓉;刘维屏;;农药对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作用[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聂亚峰;强志民;;活性污泥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曹同成;黄晓峰;肖苏林;赵国华;;内分泌干扰物2,4-D对HSA结合并输运激素分子的干扰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利慧;饮食污染会使人类灭绝?[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吴桂霞;新兴污染物来袭[N];广东科技报;2012年

3 韩晖;水环境治不好,我们寝食难安[N];常州日报;2007年

4 周龙;我市铁腕治理水环境[N];江阴日报;2007年

5 冯建维 记者 贾红路;谁为整治水环境埋单[N];黑龙江日报;2004年

6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建军 晓明;京张投资两千多万元治理水环境[N];光明日报;2009年

7 实习记者 董宇虹 通讯员 周云兰;宜良:打造一流“水环境”[N];昆明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赵川;连贯性的法规才能改变中国水环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谢湘生;由水母的频现想到水环境[N];中国水利报;2006年

10 钱静华;优化水环境 造福老百姓[N];常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ZAKARI Sissou;[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李建忠;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孔祥吉;污水处理过程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布特征与去除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刘桂芳;表面改性活性炭吸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性能与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玲;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技术及其降解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王松;废水中典型EDCs的检测新方法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小龙;氧化石墨烯及其改性材料对内分泌干扰物去除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彭祖华;不同作用模式的内分泌干扰物单独和联合暴露对青溕鱼的毒性效应[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玉;常见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去除及活性炭吸附去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久玲;催化湿式共氧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廖桓;城镇化区域水体内分泌干扰物迁移、转化和归趋模型综述研究报告[D];重庆大学;2015年

6 赵铖铖;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迁移[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靳青;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模型参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鲁佳铭;双酚A和类固醇内分泌干扰物在污水土地处理中的迁移转化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培霞;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及直接光解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史乾涛;内分泌干扰物对鲤鱼体内元素平衡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54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54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6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