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青岛冬季霾天不同粒径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1 03:56

  本文选题: + SrRNA ; 参考:《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青岛冬季一次霾过程中大气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序获得的807104条序列以97%的相似水平可划分为874个OTUs,其中有344个OTUs注释到属水平.结果表明,霾发生时,大气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显著.由非霾到重度霾天过程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且细菌群落丰富度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差异逐渐减小,多样性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差异逐渐增大.非霾天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和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霾发生后,优势菌属转变为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此次霾发生过程中,浓度升高的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和新检出的皮生球菌属(Dermacoccus)、梭菌属(Fusobacterium)、纤毛菌属(Sneathi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条件致病菌,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tmospheric biological aerosol during a haze in winter in Qingdao were studied by Illumi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ethod. The 807104 sequences obtained by sequencing can be divided into 874 OTUs at a similar level of 97%, of which 344 OTUs are annotated to generic lev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atmospheric biological aerosols changed significantly when haze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non-haze to severe haze,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richness and diversity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richness in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diversity in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gradually increased. Pseudomonas pseudomonas, Veillonellaand sphingomonas and Sphingomonas sphagoides were the dominant genera of non-haze. After haze, the dominant bacteria were transformed into Sphingomonas sphagoides. In the process of haze, Sphingomonas), Dermacoccusis, Fusobacterium, Sneathia and Flavobacterium were the conditioned pathogens.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14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531)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薇;郭逍宇;赵霏;;湿地芦苇根结合好气细菌群落时空分布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3年05期

2 彭青;谢冰;袁琦;黄智婷;崔璐璐;王文婷;;青草沙水库蓄水期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2012年10期

3 陈浩;赵海涛;姚振飞;孙红军;胡健;;饵料对蚯蚓粪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2期

4 张书颖;谢曙光;;菲厌氧降解对细菌和古细菌群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邹雨坤;张静妮;杨殿林;陈秀蓉;;转Bt基因玉米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年01期

6 张虹;任国领;曲丽娜;丁海燕;张莹;黄永红;;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郭亮;姚思鹏;邢鹏;;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8 赵大勇;孙一萌;方超;刘鹏;曾巾;王猛;黄睿;;太湖梅梁湾不同深度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宋洪宁;杜秉海;张明岩;路晓萌;李正华;丁延芹;;环境因素对东平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0年08期

10 郑金伟;李辉信;胡锋;;不同处理方式对奶牛粪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凤龙;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细菌群落对石油烃污染的响应及其降解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马大卫;南极苔原土壤细菌群落和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雅君;全氟辛酸对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及指示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李建松;淡水池塘蓝藻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陶少强;秸秆还田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及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4 窦磊;造纸工艺污染对大凌河底泥细菌群落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由焦化;淹水时间对水稻土中地杆菌科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洪宇霞;大连新港溢油对近岸底泥细菌群落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师舞阳;酸性矿坑废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不同Fe~(3+)浓度下细菌群落变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郑瑶瑶;草鱼混养系统菌群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郑运;附城红树林生态恢复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58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58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