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接触氧化法在汽车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多级接触氧化 + 涂装废水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9期
【摘要】:汽车涂装废水具有可生化性低,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较高的特点,采用多级接触氧化法对其进行小型实验研究.以某汽车厂经物化工艺预处理后的涂装废水为实验原水,其BOD5/COD(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比值)0.1,COD质量浓度为800~1 500 mg/L.结果表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可有效降解涂装废水COD,实验系统稳定运行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8 h的条件下,系统对COD的总去除率可达80%以上;同时,系统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处理后废水的COD质量浓度均低于500 mg/L,达到了涂装车间废水排放要求.另一方面,该系统可有效降低剩余污泥的产量,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大幅降低涂装废水的处理成本.
[Abstract]:Automobile painting wastewa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biodegradability and high COD concentration. In this paper, after pretreatment with physicochemical process, the coating wastewater from a car plant was used as raw water, and BOD 5 / COD (ratio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 5 days) was 0.1 mg / L, COD concentration was 800? 1 500 mg / 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stage contact oxidation system can effectively degrade Cod from coating wastewater. After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the total COD removal rate of the system can reach more than 80%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of 8 h, at the same time, the COD removal rate of the system is more than 80%. The system showed strong impact resistance. The COD concentration of treated wastewater was lower than 500 mg / L, which reached the requirement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in painting workshop. On the other hand,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utput of excess sludge, simple structure, stable operation, can greatly reduce the treatment cost of coating wastewater.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8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40306001)
【分类号】:X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斌;气浮—接触氧化法处理客运洗涤污水[J];铁道运营技术;2003年03期
2 刘坤玲;;应用接触氧化法处理中成药废水 综合利用水资源[J];广西节能;2009年02期
3 夏灵敏;;破络合法结合生物基接触氧化法处理化学实验室废水[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6期
4 王红霞;;水解—接触氧化法处理涂装废水[J];能源与节能;2013年03期
5 黄世明;;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J];环境工程;1991年02期
6 李连芹,崔平;采用絮凝——接触氧化法处理酿酒行业废水[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2期
7 张大鹏,宋乐平,李本玉;多级串联接触氧化法处理漂染废水[J];给水排水;2004年08期
8 彭立夫;黄玲卿;王克玉;袁先乐;;接触氧化法处理含高硅地下水中铁、锰的试验和实践[J];金属矿山;1985年02期
9 韩沛,范鹏,张少倩;接触氧化法处理印刷胶片废水存在问题与改进研究[J];环境工程;1999年03期
10 周维,张可方,马建滨;接触氧化法处理亚麻沤制废水的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国强;;无曝气接触氧化法处理辽化水源锰、铁污染的实验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刘宏斌;;厌氧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饭店生活污水[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王国鑫;罗兰;;气浮+接触氧化法处理铁道车辆制造行业废水[A];铁路货车制造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伯红;;A/O接触氧化法处理厕所污水的工艺流程[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5 李善评;栾富波;张海新;;超声波-接触氧化法处理涤纶废水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6 鹿杰;;化学需氧量分析中氯离子干扰因素探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7 张素香;;长江口南港化学需氧量COD分布特征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毕卫红;吴国庆;;水中化学需氧量检测方法概述[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卢菊;;分光光度原理的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检定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A];2008年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曹柳娜;;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程辉;去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2.93%[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2 孙秀艳;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0.88%[N];人民日报;2007年
3 那顺;西乌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实现“双降”[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4 本报记者 徐俊华 周迎久;58个单位实现承诺目标[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记者 袁海洋;我市污染减排实现“双下降”[N];铁岭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卢飒;均为废水超标排放 餐饮服务业占55%[N];贵阳日报;2012年
7 记者 刘纯友;巢湖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N];安徽日报;2009年
8 记者 戴恩国;辽河污染整治取得初步成效[N];中国冶金报;2008年
9 记者 李卫中 张剑雯;一季度我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持续下降[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黄河清;1月至9月金汁河化学需氧量明显降低[N];昆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勇;有机废水压力式接触氧化法降解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匡竹平;汽车涂装环境成本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买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化学需氧量原位检测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4 丁红春;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及其新型COD测定方法与仪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岩;基于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新体系的海水化学需氧量(COD)现场测量仪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朝;A/O-MBR-接触氧化法处理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废水[D];东北大学;2013年
2 徐瑞良;消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杜伟伟;基于ARM的水污染检测系统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高姗;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5 陈颖飞;不同方法测得稀土废水中COD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6 高扬;适用于化学需氧量检测仪的LED驱动模块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7 仲洋;基于紫外—近红外光谱法COD检测装置设计[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8 刘U_明;转移支付与环境污染[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9 骆永莉;海水中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梁柱;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23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02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