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多元共治理念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9 00:35

  本文选题:多元合作共治理念 + 公众参与 ; 参考:《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与日俱增,亟需转变传统的政府环境命令管制治理模式。随着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公众成为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传统的政府环境命令管制模式在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中愈显其弱势,而近年来兴起的社会治理的新理念为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提供了方向与指导。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专章规定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同时还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这表明,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本文以多元合作共治理念为视角,在强调多元化主体共同合作参与环境治理工作的前提下,分析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及环境多元合作共治模式的涵义、环境多元合作共治模式所涉及的主要主体,并通过对传统政府环境命令管制模式的缺陷分析,提出了引入多元化的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及公众参与对于环境多元合作共治模式的意义。首先,概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及多元共治理念的相关概念,指出传统政府环境命令管制模式的不足;其次,结合相关案例对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绩效和在多元合作共治理念语境下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以多元合作共治为基础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建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ublic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order control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vulnerable in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ork. The new concept of social governance, which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provides direc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odel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ly revis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in 2015, a special chapter provides for information opennes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a series of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have been issued successively, such as "guiding opinions on promo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 This indicates that our country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multi-cooperative co-govern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mode of co-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plural cooper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emphasizing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e main subjects involved in the mode of environmental plural cooperation and co-management,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command control model,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diversified subject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o the mode of co-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lural cooperation are put forward. Firstly, it summarize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he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concept of pluralistic co-governance,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command regulation.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by combining relevant cas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defec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cept of multi-cooperation and co-governanc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ed on multi-cooperation and co-governance.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东 ,王海青;浅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J];山东环境;2001年05期

2 舒冰;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年02期

3 张华伟;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之完善[J];河北学刊;2004年02期

4 赵俊;论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5 郑遥力;;浅析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制度[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3期

6 杨春妍;;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8期

7 姚钰清;;浅析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1期

8 邵继红;健全我国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统计与决策;2002年03期

9 高杰;广大公民挺进环保主战场——来自江苏省公众参与制度创新的报道[J];环境导报;2002年04期

10 王秀卫;论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作用与完善[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颖;;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想[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泉;;试论在环境保护法中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饶世权;;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4 李明华;张经辉;;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制度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5 袁春红;龚袭;苏倪;;论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李喜燕;;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艾利娜;;论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8 胡双;;浅谈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旭;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不足与完善[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逯风暴 李敏燕;建立公众参与制度遏制公权滥用[N];法制日报;2013年

3 记者 张凡;我地部署今年环境保护工作[N];山南报(汉);2014年

4 吴元元 西南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环境收益受制于消费行为选择[N];消费日报;2014年

5 ;创建生态市 市民在行动[N];扬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陈静莹;推行事务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N];汕头日报;2014年

7 ;北京朝阳区七项制度防治扬尘污染[N];中国信息报;2005年

8 李红艳 王世健(作者单位:市环保局 市林业局);以载体为契机是新形势下发挥环保统一监管的有效切入点[N];辽源日报;2006年

9 记者 万强 通讯员 杨建强 嵇辰;化解重大环保隐患[N];嘉兴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卓光俊;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江;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制度[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王秀云;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黄楠楠;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麻晓菲;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佐尔宝;中蒙两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比较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6 郝瑞平;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7 王雪;多元共治理念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8 李金灿;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9 佘晓阳;论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10 葛正敏;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80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080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