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典型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与铁的耦合关系
本文选题:沉积物 + 薄膜扩散梯度 ; 参考:《湖泊科学》2017年05期
【摘要】:目前普遍认为磷铁耦合关系是P迁移的主要机制,但大部分研究结果并未提供直接的原位证据.为了探索沉积物剖面磷(P)与铁(Fe)的耦合关系,利用Zr O-Chelex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分别对太湖、巢湖、鄱阳湖和洞庭湖4个浅水湖泊沉积物有效态Fe和P进行高分辨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湖区有效态Fe和P浓度在沉积物-水界面处开始增加,之后波动变化,垂向异质性较强,但两者浓度变化同步.有效态P和Fe浓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证明两者浓度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室内厌氧培养实验进一步表明,Fe~(3+)的还原性促使Fe~(2+)与铁结合态磷的释放,促使DGT有效态P与Fe同步变化.该结果表明沉积物P的二次迁移和释放受Fe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为铁磷耦合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
[Abstract]:At presen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phosphorus-iron coupling is the main mechanism of P transport, but most of the results do not provide direct in situ eviden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sphorus (P) and iron (Fe) in sediment profile, the available Fe and P in four shallow water lakes, Taihu Lake, Chaohu Lake, Poyang Lake and Dongting Lake, were sampled and analyzed by ZrO-Chelex DGT (ZrO-Chelex DG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ailable Fe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lakes begin to increase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then fluctuate and have strong vertical heterogeneity, but the concentration changes synchronousl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vailable P and Fe concentrations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ncentrations. Laboratory anaerobic culture experiments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Fe3 promoted the release of Fe ~ (2) from Fe ~ (2) and iron bound phosphorus, and promoted the simultaneous change of available P and Fe in DG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condary transport and release of P in sediments are controlled by the Fe redox process, which provides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Fe-P coupling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3-005)资助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超,褚君达;中国湖泊沉积物差异性及其对有机物含量的影响[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年03期
2 乔胜英,蒋敬业,向武,唐俊红;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效应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3 黎颖治;夏北成;;影响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的重要环境因子分析[J];土壤通报;2007年01期
4 朱正杰;陈敬安;曾艳;李航;双燕;任世聪;;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研究[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5 易文利;王圣瑞;杨苏文;赵海超;金相灿;王国栋;;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腐殖质组分赋存特征[J];湖泊科学;2011年01期
6 约拉姆;艾文麦莱奇;苗育林;;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分解[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6年02期
7 吴德殊,袁自强,黄荣贵,万国江;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采样装置的研制[J];环境科学丛刊;1988年03期
8 B.A.弗龙斯基;P.B.费多罗瓦;刘西平;;湖泊沉积物研究和利用的新见解[J];地理译报;1988年02期
9 王浩然,万国江,陈业材;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的仪器分析法[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5期
10 杨汉东;湖泊沉积物污染状况的评价方法[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润宇;吴丰昌;刘丛强;傅平青;黎文;王立英;廖海清;郭建阳;;长江中下游与西南高原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沉积物中机磷的形态特征[A];第三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2010年)[C];2010年
2 施汶妤;;长江中下游四大沿江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其对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汪福顺;刘丛强;梁小兵;;季节性缺氧型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微生物驱动的重金属地球化学循环[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乔胜英;向武;唐俊红;;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毒害重金属特征与潜在生态效应评价[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吕昌伟;王维;何江;孙园园;麻涛;张细燕;崔萌;万丽丽;;磷和硅在湖泊沉积物上的释放特征及形态再分布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晏再生;江和龙;;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强化降解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丁士明;许笛;贾飞;吴伟;孙琴;;湖泊沉积物磷的高分辨分析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周驰;;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积累对磷释放风险的影响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周驰;;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积累对磷释放风险的影响研究[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10 孙洪林;刘康怀;崔小尚;司圣飞;周维惠;张钦库;;桂林市区湖泊表层沉积物对磷的静态吸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蓝建中;研究人员用湖泊沉积物校正“碳钟”[N];中国矿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彦杰;中国湖泊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的空间分布、历史沉积行为及源解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赵萱;我国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赋存形态及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米玮洁;不同湖泊沉积物营养特征与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应答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湖泊沉积物磷累积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响应关系[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洪梅;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菲吸附解吸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吴汉;异龙湖近百年来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艳;中国东北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组成特征及石油对水环境污染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姚晓瑞;新疆北部典型湖泊沉积物中甾醇分布状况及其环境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6 谭镇;广东城市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垂直变化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王振华;湖泊沉积物铁铝对磷赋存形态及其转化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高悦文;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9 郭亚新;浅水湖泊沉积物中若干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10 刘清学;我国不同分区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氮形态及DOM光谱特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0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09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