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湖盐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卫星和地基遥感观测
[Abstract]:Since the rapid degradation of lake area in 1950's, large areas of lake bottom have been exposed, and the exposed dry lake floor has become a rich source of dust and salt dust, which makes the area face a serious threat of salt dust disaster.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pollution caused by salt and dust disaster and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salt dust aerosol in Ebinur Lake Basin, the general evolution trend of dust storm in this area was obtained from 2002 to present by using MODIS aerosol product data.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of cloud aerosol polarization radar (CALIOP) and microtops II hand-held solar photometer, the total backward scattering coefficient, depolarization ratio and color ratio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in the period of high salt dust disaster ar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D) and Angstr?m wavelength index (伪) were analyzed and the transport of salt dust was discussed by Lagrange mixed diffusion model (HYSPLI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wind weather and human activities, spring is the period of high incidence of salt and dust disaster in Ebinur Lake basin, and when the salt dust disaster occurs, the influence range of dus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ear ground low altitude. The wind speed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local aerosol changes, and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s in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dry lake bottom are differ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cal dust source. Salt dust is mainly deposited near the dust source, and some dust particles rise to the upper atmosphere, which can affect North 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an realize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regional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alt and dust disaster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U1303381,41261090)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编号:2016D03001) 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编号:201591101) 教育部促进与美大地区科研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自治区专家顾问团决策研究与咨询项目(编号:201601044)~~
【分类号】:X513;X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轩;陈建华;王玮;;气溶胶吸湿特性研究现状[J];中国粉体技术;2010年01期
2 王轩;陈建华;耿春梅;任丽红;陈建民;叶兴南;杨文;;北京冬季气溶胶吸湿性的观测与分析[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夏祥鳌,王普才,陈洪滨,Philippe Gouloub,章文星;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遥感研究[J];遥感学报;2005年04期
4 刘煜;李维亮;周秀骥;;夏季华北地区二次气溶胶的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年S1期
5 徐建中,孙俊英,任贾文,秦大河;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沿线气溶胶成分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6 颜鹏;郇宁;杨东贞;张养梅;王淑凤;;两种气溶胶质量重建方法的比较及气溶胶质量闭合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5期
7 周任君;陈月娟;毕云;易明建;;青藏高原上空气溶胶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臭氧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8年03期
8 陈秀红;魏合理;李学彬;徐赤东;徐青山;;可见光到远红外波段气溶胶衰减计算模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2期
9 王吉明;曹艳华;叶小峰;骆世娟;阮启亮;刘立群;段艺萍;;东亚地区气溶胶化学成分特性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曹艳华;叶小峰;阮启亮;刘立群;段学礼;;东亚地区春冬季气溶胶化学成分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立庆;王振亚;黄明强;方黎;张为俊;;种子气溶胶对甲苯光氧化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长影响[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贞;徐晓亮;侯忠新;丁锋;;青岛市不同天气系统下气溶胶浓度特性初探[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3 杨素英;马建中;;多化学组分气溶胶对暖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A];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2年
4 李嘉伟;韩志伟;;东亚地区气溶胶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张敏;林立;陈建民;;大西洋深海气溶胶船基监测[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张秋晨;朱彬;苏继峰;王红磊;;南京三类不同大气污染过程下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特征研究[A];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2年
7 李富刚;李仑格;林春英;王广河;汪晓滨;;西北地区气溶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Ⅱ)气溶胶的源和汇与沙尘暴研究综述[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杨素英;马建中;胡志晋;银燕;;可溶性有机气溶胶对CCN和云微物理特征影响的模拟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9 赵树云;智协飞;张华;王志立;;不同气溶胶方案对BCC_AGCM2.0.1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的联系[C];2011年
10 姚青;蔡子颖;韩素芹;刘爱霞;刘敬乐;;天津冬季相对湿度对气溶胶浓度谱分布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军;二次碳气溶胶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意义 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面上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2 王德英;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顺利[N];中国气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宏;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及其对消光和臭氧浓度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冷春波;气溶胶界面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的FTIR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树云;气溶胶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对全球气候特别是地表干旱程度的影响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杨燕;气溶胶对山地区域降水影晌的个例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6年
5 车浩驰;基于长期观测的长三角背景区域云凝结核活化特征和预报方案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
6 张璐;长三角背景区域相对湿度对大气气溶胶散射特征影响的观测与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
7 刘琼;上海地区气溶胶对低层暖云的影响机制及气溶胶—云辐射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8 徐昶;中国特大城市气溶胶的理化特性、来源及其形成机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养梅;京津冀地区亚微米气溶胶特征及其变化的观测分析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张蓉;中国气溶胶中重金属的特征、来源及其长途传输对城市空气质量及海域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根厚;上甸子站夏季降水期间气溶胶湿清除影响的观测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2 朱于红;MODIS C006气溶胶产品评估及其在省域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3 黄伟;沙尘和人为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对亚洲气候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李力;黄山地区云凝结核与气溶胶化学成分的特性及其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徐彬;南京与黄山两地气溶胶吸湿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秦鑫;南京北郊重金属气溶胶特征及来源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李忠;特殊事件影响下的滨海细颗粒气溶胶的化学组分变化特征[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8 郭杰;相移光谱技术在气溶胶消光系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元龙;上海市大气气溶胶光学与化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何心河;2014年秋季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本文编号:2129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12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