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降解石油产物的生物安全性
[Abstract]:A strain JH250-8 was screened from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this strain in degrading petroleum products, the effects of petroleum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s on the growth situation of alfalfa and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luminescent bacillus bright were investigated. The biotoxicity of petroleum degradation product was studied from plant and microbial aspects, and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the strain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troleum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JH250-8 could promote the germination of alfalfa an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The bioluminescence inhibition rate of microbial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alfalfa (Alfalfa Biomass 2) was about 1 / 4 of that of crude oil, and the biotoxicity of petroleum degradation produc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rude oil, and the microbial oil degradation product had better biological safety. The effect of reducing plant biomass may b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soil.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林学院林业与生态环境实验室;吉林森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206013SF)
【分类号】:X172;X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彩改玲;;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性[J];河南科技;2012年08期
2 李思经;欧洲新闻界关注生物安全性[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3期
3 ;生物安全性[J];科技潮;2002年06期
4 王晓芹,李晓辉,王贵波,王秀芹,唐渊,张海港,周见至;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7期
5 李康然;关于生物安全性概念在我国养禽业应用的建议[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08期
6 章金刚,殷震;重视病毒学研究与实践中的生物安全性问题[J];中国兽医学报;2000年05期
7 王晓芹,李晓辉,王秀芹;壳聚糖胶原复合敷料生物安全性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年03期
8 李永春,孟凡荣;提高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的分子策略[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年09期
9 鲁元刚,伍津津,朱堂友,贺萍,杨宏珍,胡浪;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生物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8期
10 杨欣;王晓文;陈本科;阳兵;赵凌云;唐劲天;;不同修饰磁性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比较[J];科技导报;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扬;杜立波;贾宏瑛;聂舟;韩璐;田秋;;纳米生物工程的前沿科学问题:金纳米载体的增效分子机制与生物安全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马钢;;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全性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0: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C];2010年
3 孙皎;;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孙皎;;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玉云;田月;龙菲;蒋兴宇;;纳米金抗菌性能及其生物安全性[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报告论文[C];2010年
6 杨保华;吴纯启;廖明阳;;碳纳米管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韩瑜;尹龙萍;龙玲;刘睿;黄碧兰;刘士远;;一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数值分析方法[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焕亮;袭著革;;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白茹;张丽丽;韩东;陈春英;;办公用墨粉生物安全性初探[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魏煦;李彦;吴建青;杨金萍;;国产金属基烤瓷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阮莉珠;生物安全性要有安全措施[N];上海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洪成;粟酒裂殖酵母生物安全性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谢忱;新型LED人工光源的眼生物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邵凯;可吸收甲壳素手术缝线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安全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碳-硅橡胶的机械性能、生物安全性和抗细菌黏附性能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虞建栋;光生物安全性的测试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盛忠智;一种新型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及降解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石瑾;纳米蒙脱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齿基托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临床前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黄菊;铝酞菁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赵聪颖;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的生物安全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熊校勤;纳米二氧化钛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丁金聚;新型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生物安全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9 刘利君;口腔修复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琪;羊膜制品的生物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45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14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