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生态网络分析法的煤化工水网络结构解析

发布时间:2018-08-01 09:37
【摘要】:由于煤化工水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水网络的用水/排水去向以及结构的整体性分析已成为系统集成优化的基础工作.选取某典型煤制烯烃项目的水网络体系为研究案例,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法深度解析煤化工水网络体系的结构和用水效率.采用生态分析方法中的通量分析和效用分析对选取的煤化工水网络结构进行研究.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该煤化工水网络结构中,通量占比最大的节点分别为第一冷却水站(35.70%)和第二冷却水站(26.35%).效用分析中用网络共生指数(M)来衡量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得到该案例中M值为0.97,接近于1.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网络中各节点之间呈现竞争与共生的强度相当,网络协作性较好.
[Abstract]: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coal chemical water network structure, water / drainage direction of water network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analysis have become the basic work of system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The water network system of a typical coal olefins project i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coal chemical water network system are analyzed by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coal chemical water was studied by using flux analysis and utility analysis in eco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of flux analysis show that the nodes with the largest flux ratio are the first cooling water station (35.70%) and the second cooling water station (26.35%) respectively. In utility analysis, the network symbiosis index (M)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M value in this case is 0. 97, which is close to 1. From the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competition and symbiosis between the nodes in the network are equal, and the network cooperation is better.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大专项(2016YFC050350403-1)
【分类号】:TQ085;TQ53;X7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4000亿煤化工投资面临亏损[J];河南化工;2008年11期

2 王爱军;;山西天脊煤化工投资有限公司:撑起安全脊梁[J];现代职业安全;2009年05期

3 李毅;;晋城市煤化工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工艺规模不断提升而设备制造规范跟不上 煤化工设计渐露隐蔽性安全问题[J];江苏氯碱;2010年03期

5 王静;; 关于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J];中州煤炭;2011年09期

6 顾慧敏;;对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6期

7 赵晏彪;;走山西特色的煤化工道路[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年09期

8 ;太化打造全国最大乙炔煤化工企业[J];品牌;2006年Z1期

9 ;义不容辞:筹建国家煤化工标准委——访国家煤检中心主任李晋凯[J];大众标准化;2007年06期

10 陈俊武;陈香生;;煤化工应走跨行业联产的高效节能之路(上)[J];煤化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学;裴华;梁文平;曹玉忠;侯树忠;刘培国;徐贺明;毛雅军;王爱国;郎弘轶;王硕鹏;陈英琦;;推进煤化工产业科学发展机制的探索实践[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3年

2 焦保凯;宋立谦;徐志恒;;煤化工企业的废热利用[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鸣林;张伟;盛明涛;赵辉;王秀国;秦卿;李红卫;杨皓;石金田;;煤化工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探索与应用[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4 吴东升;于华锋;杨刚;林发现;张向阳;任树明;赵作涛;常明强;林伟;张伟;张广华;张永强;;大型煤化工企业两化融合的创新与实践[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3年

5 韦兆周;梁克明;;柳州市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初探[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6 韦兆周;梁克明;;柳州市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贾粮钢;王万星;李文松;杨创举;邓峰;李社强;朱晓斌;赵毅伟;朱平均;师淑贞;沈文丽;冯朝旭;;“十化煤场”在煤化工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8 陈国平;史悦智;周瑞庆;张家礼;张敬旭;刘亮;孙振梅;高永建;浮雪艳;石永;;“三网联动”安全管理在煤化工企业中的创新与实践[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9 陈国平;冯怀成;周瑞庆;崔发科;耿健;严媛;陈魁;张红习;封瑾;张思维;岳婷婷;;大型煤化工企业“1+3”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10 陈云进;;煤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实践个案分析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凤中 田春秀;煤化工投资应兼顾环境与资源[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小曹;煤化工不是污染代名词[N];山西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玮英;煤化工悖论:有了“路条”就能盈利吗?[N];中国企业报;2012年

4 顾鑫;警惕西部煤化工投资竞赛[N];中国联合商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白德斌;探寻加快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之路[N];甘肃日报;2013年

6 才慧岚;我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N];鄂尔多斯日报;2013年

7 记者 曹聪;龙嘉220万吨煤化工项目今年建设任务“大收官”[N];鹤岗日报;2013年

8 江北;煤化工示范须依法合规[N];中国化工报;2014年

9 陈继军;辩证看待煤化工与多元化[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发展煤化工需要权威声音[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俊伟;联合煤化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李洁;国有中小型煤化工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谢玮;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4 郭莉;煤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57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157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c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