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植物根际促生菌及丛枝菌根真菌协助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制

发布时间:2018-09-05 13:56
【摘要】:植物修复是一种前景广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在微生物的协助下效果更为显著。植物根际促生菌可通过分泌吲哚-3-乙酸(IAA)、产铁载体、固氮溶磷等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植物重金属耐受性,从而有效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菌根真菌是土壤-植物系统中重要的功能菌群之一,可侵染植物根系改变根系形态和矿质营养状况,通过菌丝体吸附重金属,也可产生球囊霉素、有机酸、植物生长素等次生代谢产物改变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植物根际促生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可对植物产生协同促生作用,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目前,国内外关于植物根际促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互作已有大量研究,而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根际促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Abstract]:Phytoremedi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remediation techniques for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Plant rhizosphere promoting bacteria can promote plant growth by secreting indole-3-acetic acid (IAA), to produce iron carrier, nitrogen-fixing and dissolving phosphorus, so as to improve plant heavy metal tolerance, so as to improve the phytoremediation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Mycorrhizal fungi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al flora in soil-plant system. They can infect plant roots to change root morphology and mineral nutrition, adsorb heavy metals through mycelium, and produce balloon mycin and organic acids. Secondary metabolites such as plant auxin chang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Plant rhizosphere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can produce synergistic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on plants, which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At present,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hizosphere probiotics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m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plant rhizosphere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was reviewed, and its research prospect wa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基金】: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No.20150903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A03031315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6A020221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31650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71313)~~
【分类号】:X17;X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廷强,杨肖娥;土壤中水溶性有机质及其对重金属化学与生物行为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2 林毅,洪雪梅,蔡丽希,方光伟,彭锟;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泛基因组的提取及其细菌种类的免培养法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周宁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05期

4 张惠芬;张丽;陈长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几种修复技术及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8年16期

5 梁淑敏;许艳萍;陈裕;杨明;郭鸿彦;;工业大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年05期

6 魏树和,周启星,刘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杂草资源的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3期

7 郭观林,周启星,李秀颖;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化学固定修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8 杨小强;张轶男;张澄博;付善明;周永章;;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以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唐丽;;尾矿复垦后植物富集重金属规律的研究——以氰化废渣区域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07年01期

10 王立群;罗磊;马义兵;韦东普;华珞;;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强;张轶男;张澄博;周永章;;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以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心德;梁媛;魏晓欣;;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基材料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黄占斌;孙朋成;;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4 张楠;;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人体危害与修复技术探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5 杨伟华;王延琴;周大云;匡猛;马磊;方丹;许红霞;;植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与评述[A];中国棉花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仇荣亮;汤叶涛;章卫华;董汉英;韦献革;蔡信德;;工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杨柳;柴振林;丁立忠;朱杰丽;尚素微;吕爱华;祝新明;蒋步云;;四种植物对毛竹笋林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罗立新;李波;李云霄;朱唯唯;陈东;刘柔琴;;缓溶型重金属捕捉剂的合成与测试[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0分会:化学与农业[C];2014年

9 姜永利;栾景丽;何艳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固定修复[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10 岳红;韩晓丽;郭兰萍;黄璐琦;;化学修复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青蒿的影响[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李晔;重金属污染土壤无法完全修复[N];解放日报;2013年

2 记者施耀花;澳大利亚环保代表团来我市访问[N];白银日报;2010年

3 记者罗虎;我市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开工[N];白银日报;2011年

4 记者 王阳;以废治废 为重金属污染土壤解毒[N];上海科技报;2013年

5 司建楠;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实现突破[N];中国工业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赵英淑;拿什么拯救重金属污染土壤?[N];科技日报;2009年

7 翁灵娜;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 蚕桑基地探新路[N];粮油市场报;2014年

8 记者 唐爱平 通讯员 邹晔;永清环保填补国内空白[N];湖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郭力方;多家公司入围重点环保实用技术名录[N];中国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媛;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新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达;磺化硫杂杯芳烃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3 王远鹏;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及对修复效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4 任永霞;陕北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朱佳文;湘西花垣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李悦铭;冻融作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黑麦草发芽和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鹏;改性工业废渣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杰;有机酸淋洗法和固化稳定化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冯静;铅锌厂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及其应用潜力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熊钡;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崔雨琪;一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Y9)的分离鉴定及其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贺乾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焙烧固定修复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孙礼奇;IDS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8 梁鹏;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增效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薛腊梅;物理强化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城市污泥[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魏二乐;大茅坪铜矿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24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224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